第七十八章(第3/5页)

这就造成他们村娶媳妇特别容易,也特别勤快,到了可以领证的年纪一准就早早的去领证,然后就有钱拿了,生孩子也生的早,人丁兴旺。

看着猪在伤食,俞青山看着这日子,在心里叹了口气,在老家的日子过得很悠闲自在,他之前是盘算着等到他退休了,他就回来老家,住二儿子的房子。

他在县城的房子就先空着,等以后最小的儿子他以后的工作定了以后再做打算。

回来老家这里有他妈,有他亲兄弟,有他侄子。他还可以弄一块地,自己种种菜,养几只鸡。

想也知道日子过得有多悠闲,他要是想孩子了,就回去县城,看看大儿子和孙子他们。

也就是这一个儿子可以随时见到了,其余的孩子都出息了,在外面工作。

他们有了自己的天空。

现在看来,他这计划不如变化快。

就算退休以后不能帮小女儿做别的,他在那边有他自己,小女儿也不会被别人说闲话。

就是有那些心底坏的人喜欢把人往不堪的方面去想。

他这年纪,要提前退休也可以的,但是相比起来,老大还差点火候,再等等……

林川柏正在跟俞向安通电话。

在俞向安忙碌的时候林川柏也没有闲着。

已经陆陆续续的出了一些成果,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玩意儿,但是这种日常的小玩意儿,在生活中很常见,要是发展起来了,也能挣不少钱。

他说了一些这段时间做的事,然后顺带着说了一句寻人启事的事。

“有个人写了信来问,我和二哥已经核查过了,对方并不是我们要找的人,空欢喜一场。”

俞向安:“我这里也有空欢喜过,慢慢来吧。”

林川柏嗯了一声:“你同学,柳明月过来吃饭,还送了两个孩子礼物,见到我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去了这么久。”

俞向安失笑:“我又不是没给她留电话,行了我知道了,我这两天抽个时间给她打过去。”

她这不是想要弄出点成绩才好去见老朋友吗。

不然的话,她这做的不像样,都不好意思露面了。

说着说着,俞向安放低了声音,“我年前肯定会回去,你等我啊。”

林川柏在那边笑了:“好,我等你。”

在八三年的年底,特区这边意想不到的得到了回信。

是俞常有三弟俞常开的信息,他当初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跑到香港去了,而且在那边娶妻生子,现在看到了报纸联系的人是他的二儿子。

这个三爷爷在五十来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已经过去十来年了。

他在香港的日子不能说过得太差,一开始很难,后来也有房有工作。

他到了香港之后,辗转,和他媳妇一起开了一间推拿馆,这是他媳妇的家传手艺,凭借着这门本事他们在那边安置了下来,生了两儿两女。

现在他去世了,不过三奶奶还在,孩子们也都站住了,在那边嫁娶,生儿育女。

俞叶归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上面一个大哥一个大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他跟着客户过来这边做生意的时候看到了报纸,这才联系了俞满生,在之前,他在英国工作。

这位是俞满生和俞向安的堂叔,说起来,血缘关系不远,而且他的名字,落叶归根,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来,给他取名的人的想法。

俞叶归有些感慨:“我的名字就是我爸起的,他想回老家。”

俞向安仔细的打量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眼镜,看上去比较斯文,看着就是接受过一定的教育的知识分子,他是个律师。

这行业,没有足够的学历,很难进来这个行业。

至于长相,好似跟爷爷是有些像。

俞叶归:“我爸以前也说过,他百年之后,他想要葬回家乡,之前在他病的时候就想回来,但是那时候,你们也知道的,没回来成,后来就把这事暂时放下了,这次我回来,也是巧了,我本来就是想着能不能打听打听,我爸老家还有没有人,要是有的话,到时候也要跟老人说一句,要是他真的能听到的话,了了这份惦记。”

只要是人就没有不追本溯源的,知道自己妈是谁,爸是谁,他们老家在哪里,有什么亲戚。

俞叶归:“我爸年轻刚来香港的时候还很年轻,又没有身份证明,想要挣一口吃的都难,后来遇到了我妈,我妈她来的比较早,日子也过的不太好,两个人互相扶持,我外家有一门推拿的手艺,我妈学会了,就靠这门家传的手艺,在香港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