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三十二亿楚元(第3/5页)

为啥?因为现在的交流电的一些核心专利技术都被李氏电气公司所掌控……而这几年的谈判中,李氏电气公司始终拒绝交出这些核心专利,只愿意出售交流电设备……

然而这对于一大票电力公司而言却是无法接受的。

尤其是获得了商业用电专属供应权的各省官办电网公司而言,那更是无法接受的……这意味着电网设备只有一个独家供应商……这等于把刀子直接递给了供应商,然后供应商拿着刀子对准自己的脖子。

所以各省官办电网公司一商量……得,先不搞交流电了……虽然交流电有着诸多优势,但是用不了也没办法,只能搞直流电了。

因此,目前大楚帝国里的所有官办供电网络,即所有直辖领地里的所有商业供电网络,都是清一色的采用直流电。

不过李氏电气公司虽然无法获得所有本土,也就是直辖领地里的公办商业电网里的业务……但是人家还可以直接向那些自己发电自己用的企业出售他们的交流电设备啊。

同时开始在一些藩属国里建立推行他们的交流电电网,比如西非王国,作为一个比较少数的富裕,并且政治地位比较特殊的藩属国,早早就和李氏电气公司达成了合作,准许李氏电气公司在西非王国里建设交流电供电网络。如今李氏电气公司那边的目标很明确……哪怕在直辖乃至行政领地里都无法建设他们想要的电网,但是只要抓住那些藩属国的市场,他们未来也能大赚特赚。

至于国内市场,现在虽然还在僵持,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李氏电气公司和各电网公司总归是会妥协,达成协议的……无非就是平价供应交流电设备,并且有限放开专利授权,让其他几家电气公司也参与交流电设备生产制造,估计还是没有太大问题。

一方面是各大电网公司压力也大……上头早就说要搞电气化了,但是折腾了好些年现在也只有个直流电电网,而直流电因为传输距离比较短,传输成本大,就注定了很难搞成大规模的供电网络。

而规模上不了,成本也就下不来,成本下不来,那么电气化的推动工作就更难搞。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交流电的多项核心专利也逐渐接近到期……其中的几种核心专利,大概都会在承顺五十五年到期。

如此情况下,时间拖得越久,其实李氏电气公司的谈判筹码就越来越少……

如果不是各电网公司还需要李氏电气公司在交流电领域里的强大技术支持,拉低电网建设成本的话,估计都不会继续谈,而是拖着,拖到五年后交流电核心专利到期。

一旦专利到期,国内的其他电气公司,尤其是技术比较强的三大官办电气公司立马就能向市场推出交流电相应设备……这三大官办电气公司,早就在实验室里搞出来了交流电设备了,奈何专利限制无法投入商业应用。

李氏电气公司前些年搞的太狠,一口气几乎把交流电的相应核心专利都给弄了,搞的其他公司哪怕是能搞出来交流电设备也无法用于商业用途。

但是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李氏电气公司一开始还想要争取行政领地那边的电网建设授权,不求独家授权,只求一个参与的机会,哪怕是作为一个供电网络里的一部分,比如发电厂,但是被各电网公司所拒绝!

所有直辖以及行政领地里的商业用电领域,都是属于各省官办电网公司的独家垄断权力,根本不对外开放,哪怕是李氏电气公司也不例外。

后来李氏电气公司退而求次,不要求参与电网建设,供电……不要求什么了,只是单纯的放开交流电设备供应,你们电网公司愿意采购就采购。

但是电网公司还是不乐意……因为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电网设备都只有李氏电气公司一个供应商,这不符合原则。

电网公司能够接受的是,李氏电气公司的交流电设备他们可以采购使用,但是也要求李氏电气公司放开交流电设备授权,准许其他电气公司生产销售交流电设备……哪怕为此支出一笔高昂的专利使用费。

然后双方就卡在了这里……谈了几年也没啥进展。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李氏电气公司那边也是表现出了屈服的态度……因为他们发现藩属国的电网市场前景虽然很大,他们也在美宋王国,西非王国甚至在一些欧洲藩属国里搞建设了电网投入运营,但是这些还不足以支撑偌大一个李氏电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