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戴勇言献丑(第2/6页)
至于出口赚取外汇这些东西……其实那只是顺带的。
因为大楚帝国的一系列工业产品,其主要的市场都在国内,出口份额其实很小的……
毕竟大楚帝国国内就有好几亿的人口,并且本身还是一个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城市人口规模巨大。
这意味着消费市场极其庞大。
哪怕是出口利润非常庞大的军工行业也是如此,军械出口看似动不动就好几倍的利润,但实际上总量相对于大楚帝国的庞大工业产值而言,其实很小的……
大楚帝国的军工行业,主要靠的是国内军队自己的采购需求。
比如海军,每年造那么多军舰,这军舰价格可是极为昂贵的。
一艘六千三百吨满载排水量的应天级战列舰,海军采购价约为八十三万楚元。
一艘两千八百吨满载排水量的锦州级巡洋舰,海军采购价约为四十五万楚元。
一艘一千五百六十吨满载排水量的巴陵级护卫舰,海军采购价为二十八万楚元。
这说的只是海军的三大类主力舰,此外还有大批量的其他军械装备的采购,陆军动不动就几千门火炮的订单,换装步枪的时候更是数以百万级。
新型的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步枪,光是步兵用的型号,就生产装备规模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支,此外还改装了一大批旧式的燧发枪。
因此相对来说,军械出口虽然赚钱,但说白了也就是个零花钱,真指望出口赚钱,国内的一大票兵工厂早饿死了。
同样的,纺织业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内部需求强烈,市场广阔,投资门槛低的行业,因此大楚帝国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一直都非常重视纺织业的发展。
这也是罗志学在天津视察的时候,会专门跑到天津利达纺织公司去视察的主要原因。
至于视察本身,那没多大意思。
一群人在那里装作模样的演戏呢,有啥好看的。
但是到了天津宋氏玻璃公司后,视察就不一样了。
天津宋氏玻璃公司的占地面积不大,厂房也不算多大,就连员工数量也不多,并且其相当一部分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以及搞技术的工程师。
纯粹的低端普通工人,其实占比不大。
这和纺织业这种密集低端劳动力的产业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虽然人家规模看似不大,但是产值却是很大,毛利极高。
当罗志学听到宋氏玻璃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今年上半年两个季度里,各大业务已经完成了五百万多楚元的销售额时,都是忍不住道:“你们的产值,比一些几千人的大工厂都要多了!”
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个海军将领都忍不住嘀咕:他们一台航海望远镜都买好几万楚元,产值不高才怪了。
海军对他们公司的产品这么贵,可是很有怨气的。
预计配属应天级战列舰上的主望远镜,要价两万七千楚元!
尼玛,这价格谁看了都会觉得贵。
可惜的是,海军还是得捏着鼻子买,因为宋氏玻璃公司的大型单筒航海望远镜,做的是真的好,架设在战舰的瞭望台上,天气良好的情况下,瞭望兵可以通过望远镜发现数十千米外的目标并准确辨认。
并且只能看这么远,不是因为宋氏玻璃公司的望远镜不行,而是战舰的瞭望台高度有限,受到地球曲面影响不能看的更远。
其他的普通航海望远镜乃至地面军用望远镜也都不便宜。
光靠望远镜,人家宋氏玻璃公司就能年入一百多万呢……毕竟在望远镜领域里,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宋氏玻璃公司都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此外宋氏玻璃公司在显微镜领域以及试验玻璃器皿等其他特种玻璃制品里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而这些东西都很贵的。
实验器材嘛,就没有便宜的。
不过宋氏玻璃公司销售额大,毛利高的同时,其研发投入也是非常大。
他们常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
比如要造新式高倍率显微镜,普通玻璃可不行,得特殊配方工艺制造的玻璃。
然后玻璃加工也是个非常麻烦的事,因为光学领域对镜片的平整度要求非常高,而且镜片还不仅仅是要平整度高,这破玩意它本身还是个凹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