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铁肋木壳船江宁号(第3/5页)

但是江宁号护卫舰却是一艘全新类型的战舰,它的建造没有先例可以效仿,从设计图纸再到施工过程,甚至就连该怎么施工都需要反复琢磨去钻研。

这里头,有大量的从零到一的技术难题需要去突破呢。

这,还仅仅是造船厂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并不包括建造船只所需要的各种熟铁零部件。

大量的铁制零部件的生产工作,是交由大冶重型机械公司所生产,他们在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专研如何更好,更好的加工锻造大量的铁制零部件。

倒是熟铁原料不用太担心,大冶钢铁公司的熟铁产量非常大,并且还处于快速增加当中,就一艘试验舰江宁号护卫舰所用的那点熟铁材料,对大冶钢铁公司而言完全不值一提。

你要知道,大冶钢铁公司在承顺十五年的时候,熟铁产量就已经达到了八千吨,而今年这个数字预计能够增加到两万吨。产量是非常大的,而实际上大冶钢铁公司目前的生产的熟铁,主要供应的并不是造船业,而是各种类型的机械行业。

区区一艘试验舰,撑死了也就用个一两百吨原材料而已,这还得算上报废率……实际用料更少一些。

毕竟你总不能让一艘标准排水量才六百多吨的船只,直接用六百吨的船体材料吧……会浮不起来的……

所以,原料问题不大,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加工这些原料,让其达到设计需求的性能。

造船用的铁肋,可不能直接使用含碳量太低的熟铁,熟铁之所以是熟铁,就是因为含碳量太低,而含碳量太低的话,就会比较软,缺乏硬度。

因此大冶钢铁公司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在生产过程里会控制熟铁含碳量的比例,进而生产出来含碳量不同的铁产品来,一般来说主要生产含碳量比后世标意义上的低碳钢稍微低一些的熟铁,兼顾可塑性方便加工,还能保证一定的硬度,在大楚帝国工业界里也被称之为软钢。

至于含碳量更高的中碳钢或高碳钢,其实大冶钢铁公司也能直接生产出来,但问题是生产出来难以进行加工,只能直接生产铁铸件,而铁铸件性能往往不咋地,太脆太硬。

含碳量高到一定程度,那就是没啥用的生铁了。

大冶钢铁公司所提供的就是含碳量稍微高一些的熟铁,即软钢。

不过即便是软钢拥有一定的加工性能,然而对于大冶重型机械公司而言依旧难度非常大,主要是造船用的软钢零部件都非常大。

这对加工设备的要求非常高。

这对于以及处于水动力机械设备的大楚帝国工业界而言,加工这些大型零部件难度非常大,如果数量少的话还可以慢慢搞,不惜成本的搞,然而造船用的材料所需要的零部件可多了去……

这意味着需要工业化量产,生产的成本不能太高。

这就很麻烦了!

大冶重型机械公司那边从去年开始就开始研究,试图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但是到目前来说,进度并不顺利。

后续怎么解决,什么时候能够解决,那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当然了,即便是目前不能解决工业化量产的问题,他们依旧能够通过一些土办法搞出来少量的造船用的大型零部件供应给军方。

只不过价格非常贵而已。

就和之前他们生产一些特定,订单数量极少的大型零部件一样,同样也是通过一些土办法去搞,搞是能够搞出来,但是成本就特别高,产量也低。

大冶重型机械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松江海军造船厂也了解一些,但是这和他们造船厂也没啥关系。

松江海军造船厂作为承接了江宁号护卫舰建造订单的造船厂,他们只负责造船本身,严格上来说有点像是一个组装厂!

至于零部件本身,尤其是大型铁锻件这种东西……拜托,那真心不是他们的业务范围。

你让他们搞大型铁锻件,就让他们直接生产战舰上所需的舰炮一样,专业不对口……

松江海军造船厂也没管人家大冶重型机械公司这么搞出来的零部件,反正等到第一批零部件抵达后,他们就开始了正式的建造工作。

承顺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前期筹备了大半年的铁肋木壳船试验舰,即江宁号护卫舰正式在松江海军造船厂里的十二号干船坞里铺设了龙骨,开始了建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