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皇家乐舞团(第4/5页)

后勤物资运输,大不了提前雇佣商船运输囤积在北甲地区,然后陆军直接横扫。

至于事后荷兰人东印度公司封锁之类的,海军也不能坐视不管吧!

最重要的是,先把肉吞下去,后面怎么收场到时候再说……

而陆海军各自的操作……让大楚帝国皇帝陛下罗志学看了都无语!

不要脸也就算了,大局观也被你们抛之脑后,眼里只有那点军费了。

最后亲自下旨,让内阁以及陆海军三方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至于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件事本身,罗志学还是很支持的,反正这地方都是要打的,如今时机也算是比较成熟的,至少葡萄牙人和英格兰人本土都在打仗,荷兰人在本土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同时大楚帝国也已经在南洋地区取得了落脚点,有了北甲这个前进基地。

打下并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可行性就非常高了。

至于说一旦战争爆发,和荷兰人的贸易断绝,会不会影响到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

短时间内影响固然是有一些,但是随着拿下马六甲后,大楚帝国就会毫不犹豫的杀向印度半岛开拓殖民地,到时候有了庞大的印度半岛市场作为支撑,帝国工商业别说受到影响了,甚至都还能迎来腾飞的机遇呢。

毕竟印度半岛乃至西亚地区的市场还是非常大的。

至于和荷兰人起了矛盾,进而断绝了荷兰人渠道下的欧洲市场,那地方只要丝绸、瓷器这些东西,看似价格昂贵,贸易总额不小,但实际出口货物并不多。

这些东西,对于大楚帝国如今的经济体系其实影响不大,远远没有棉布的影响大。

更何况,在南洋,在印度的欧洲殖民地又不是荷兰人一家。

还有西班牙人以及英格兰人呢。

尤其是西班牙和帝国没啥利益冲突,最近这些年的贸易规模日渐扩大,所以西班牙也是帝国贵重货物出口欧洲的重要渠道,荷兰人并不是唯一的渠道。

更何况,大楚帝国和欧洲市场的贸易,是单方面的……

是欧洲市场需求大楚帝国的丝绸、瓷器这些东方货物,而不是大楚帝国需要他们什么东西,是欧洲人不远万里,跨越大洋跑到华夏来求购丝绸、瓷器,不是大楚帝国货物堆积,千辛万苦跑到欧洲去推销丝绸和瓷器。

没了荷兰人还有其他国家商人会源源不断的冒险,把大楚帝国的货物运输到欧洲去贩卖的。

总之战争导致的贸易限制影响固然会有一些,但是和印度半岛的庞大市场收益比起来不值一提。

哪怕是把欧洲市场全丢了,其实影响也不大。

欧洲市场需要的帝国货物,主要是丝绸、瓷器这两样东西,而这两项产品对于大楚帝国国内的工业发展而言,其实影响很有限,规模不大,份额也不高。

大楚帝国力推的出口商品,其实是各类工业化产品,而这些东西运输到欧洲去贩卖,成本太高,暂时还划不来。

那么大楚帝国的主力工业产品出口市场在那里?

就是南洋以及印度地区,或者再加个西亚、北非。

距离不算太远,运输成本在接受范围之内,而且这些地方,尤其是印度地区拥有大量的人口。

并且他们内部也不是统一的王国,而是有诸多国家存在,彼此征战不休,这意味着大楚帝国的各类出口武器又能找到一个好去处。

如果能够把印度半岛掌控在手中,那么这地方将会是帝国最大,也是最好的工业产品倾销地!

如此对比起来,也就知道大楚帝国的内阁文官们,为什么支持军方打马六甲海峡了,本质上,内阁方面还是为了印度半岛的工业产品市场!

但是怎么打,内阁不管,他们也管不了。

反正会议刚开始,内阁就已经表态,我们不管你们两家怎么分配怎么合作,但是钱就这么多,多的一个钢镚都没有,谁有意见就退出……

退出自然是不可能退出的,所以陆军和海军只能是使出浑身解数进行争夺了。

还是那句话,钱就这么多,不管谁拿多了,另外一方就要拿得少。

而且不管能不能吃下,先把钱吞下去再说……

对于他们军方内部的争吵,内阁官员表示懒得听,直接退场了,而罗志学更是在会议刚开始就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