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第3/3页)

李豫顿了顿,乖顺地一转话锋,平静继续:“正如仙人所言,至德元年,也就是756年,父皇于灵武即位,儿臣随即担任天下兵马元帅,负责调度朝中诸将。当时灵武之地,朝廷草创、军士寥寥,是儿臣推心示信,招怀流散。直到彭原时,儿臣已经募兵数万。”

石潭边的武将们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李豫不紧不慢,还在继续:“至德二年,儿臣与郭子仪、李嗣业、王思礼等人从凤翔出发,于香积寺与叛军决战,最后斩杀六万叛贼,成功光复西京。此后,儿臣仅在长安镇抚三日,随即率大军东追叛军,一鼓作气,接连克复陕州多地,最终光复东都。”

众人眼睛一亮,无不狂喜。

唯有李亨不满地哼哼:“那也是孤给你机会,你才能领兵。”

听到这种荒唐话,李豫面色不变,两颗漆黑的眼珠转向李亨。

他直勾勾盯着李亨看了许久,只把李亨看得毛骨悚然。就在一旁的大臣都感觉有些不对时,李豫这才勾唇一笑,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父皇所言甚是。”

言罢,他的笑容骤然变得阴森诡异,当着众人的面,他伸手捧过一只锦盒。

这锦盒长宽约莫七八寸,有人小臂那般高,总体来说倒也不大。见众人面露疑惑,李豫笑意越深。他拍着锦盒,神情是难得地兴致勃勃:“其实儿臣最大的功劳,应该是这个。”

说话间,他慢条斯理地解开扣子、掀开顶盖。众人急不可耐地探头望去,却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盒子里的东西,竟是一颗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