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第5/7页)

“释放霜月支,麴智盛交由我焉耆处置!”龙突骑支冷冷道,“除此以外,丝路南移,经交河城往南直抵焉耆王城。”

麴文泰终于忍不住怒气,呵呵冷笑:“真是好胃口!赔掉一个女儿,换来一条丝路!本王不妨告诉你,此时公主就在后宫,若是你想要,便接了她走!那孽子本王自然会处置,但如何处置轮不到你焉耆人说话。丝路南移更不可能,你们三国联军若能灭了我高昌,我麴文泰的一切你都可以拿走。战场上赢不了,一切都是空谈!”

说完,他站起身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大殿。龙突骑支也知道这个条件麴文泰不可能答应,丝毫不意外,冷笑一声,一脚踹翻了几案,带着使团扬长而去。

一场谈判刚刚开始便宣告破裂。

寝宫之中,王妃仿佛陷入悠远的回忆:“我娘家姓宇文,法师一定听说过这个姓氏。”

玄奘自然听说过。从南北朝乃至隋唐年间,这是第一等的显赫姓氏,北周国姓。到了隋朝,宇文述受到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帝王宠信,宇文氏一族权倾朝野。在大业十四年,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可以说隋朝就是断送在了宇文氏的手里。

“我是周朝上柱国大将军宇文庆这一支,祖籍洛阳,闺名玉波。说起来与法师还算是同乡。”王妃幽幽地道,“大业四年,文泰和先王去张掖朝见炀帝,随着皇帝来到长安,又随他去远征高丽。炀帝对文泰极为喜欢,极力笼络他,希望打开西域通道,大业八年,甚至将我册封为华容公主,许配给了文泰。婚后,我就随着文泰来到了高昌,文泰对我言听计从,在我的劝告下,发起汉化改革。没想到推行了不到一年,就激发政变,一家人逃亡突厥,颠沛流离,直到六年后,才平定叛乱,返回高昌。”

宇文王妃泪水缓缓流淌,低声吟唱:“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玄奘默默地听着,内心也不胜凄凉。玄奘精通儒学,自然听得懂,她唱的是西汉细君公主的《黄鹄歌》。细君公主身世凄凉,是西汉和亲的第一位公主。她是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年幼时,刘建因谋反自杀,她的母亲则以连坐被斩,长大后,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国抗击匈奴,将她封为公主,嫁给乌孙王昆莫。昆莫年老,两年后去世,他的孙子岑陬即位。乌孙习俗是收继婚制,岑陬要继承昆莫的所有妻妾。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要求回国。汉武帝不允,命她嫁给岑陬,细君只好再嫁。一年后便忧伤而死。

“汉之解忧公主、王昭君,隋之安义公主、义成公主,还有我!哈哈——”宇文王妃大笑,“什么强汉、大隋,统统都是懦夫!它们的赫赫声名,锦绣江山,便是出卖了我们这些弱女子换来的么?”

玄奘无法回答,叹道:“王妃,前隋已亡,您的使命也结束了。贫僧看来,国王陛下对您很是宠爱,何不就此享受人伦之爱、夫妻之情?”

“他对我很好?”宇文王妃惨笑一声,“他真的对我很好!在法师的眼里,文泰是个什么样的人?”

玄奘不知她为何要问这个,想了想,道:“陛下性情沉稳,仁义慈悲,广布仁德于国内,百姓富裕而和乐。”

宇文王妃嘲讽地看着他:“这就是法师您眼中的麴文泰么?可却不是我眼中的麴文泰!”说话间,王妃唰地扯开了身上的衣衫,光裸的脊背暴露在玄奘面前。

玄奘大吃一惊,急忙转脸,可就在这一瞬间,他心中禁不住一沉,王妃那洁白的胳膊和脊背上,竟然纵横交错,到处都是陈旧的瘀青和鞭痕!

“阿弥陀佛!”玄奘厉声道,“请王妃自重!”

宇文王妃嘶声大笑,缓缓套上衣服,嘲弄道:“法师看清了么?这些鞭痕,这些烙印,这些拳打脚踢的瘀伤!这就是你眼里仁义慈悲的麴文泰!一生广造佛寺,布施僧侣,他的仁德和善政让你称颂不已的麴文泰!”

玄奘难以置信道:“这些……是他打的?”

此事真是耸人听闻,连一旁的阿术都吃惊无比。毕竟,一国王妃那是何等身份?象征着这个国家的体面,却被凌辱到这种模样,一旦传出去必定举国哗然,西域诸国都会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