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孙权竖子,不足为谋,猪狗不如!(第6/8页)
再说徐盛,面对如此溃败,他知道……再抵抗势必是死路一条,他当机立断下令撤军。
倒是,也不知道是肩伤,还是局势使然下,双腿、双臂的瘫软无力,堂堂徐盛大将军,竟是连续爬了几次,总算才爬上马背,与一众残兵败将仓皇逃亡。
一如屁滚尿流一般。
这些吴军逃窜留下的道途之上,一股子刺鼻的腥臊之味儿也随之传开。
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三千糜家部曲,仿佛是提前受到了糜芳的安排,他们振臂高呼,他们齐声呐呵:“破贼者,常山赵子龙是也——”
“破贼者,常山赵子龙是也——”
听着这些震耳欲聋的欢呼,望着跪地不起的潘璋一部。
赵云仰起头,享受这胜利所带来的别样感受!
这一仗,无需凶险的七进七出……
也无需能进能退……
对付东吴鼠辈,只需略施小计,只需一名慨当勇武的将军,三千破两万、八百破十万,不过都是常规操作!
常规操作罢了——
一时间,“破贼者,常山赵子龙是也——”这声音空谷回响,余音缭绕,震天动地,良久不绝!
一时间,赵子龙的名声也将继张辽之后,让吴军胆颤、心惊——
……
……
许都城,魏王宫殿。
秋季的窗外艳阳高照,蝉鸣此起彼伏,炽热的阳光透过一处处奢华的竹帘映进来。
宫殿中摆着冰块儿,桌上铺开舆图,曹操正微眯着双眼,余光不时的望向那舆图之上……
贾诩则在与曹操侃侃分析着时局。
“关麟的主力兵马悉数在襄樊,荆南与江陵无疑是空虚的,这种时候,孙权突袭的赢面很大……若孙权夺下江陵与长沙,那主公……便可以寿春换江陵,再以江陵……赎回被困在平鲁城的徐晃与三万魏军兵士……如此,那关麟派诸葛恪为使,设下的阳谋,让主公失信于天下,失信于三军的计划,也就被主公悄无声息的化解。”
——寿春一城换三万魏军!
随着贾诩的分析。
曹操微微颔首,“文和说的,倒也不失为一个破局的方法……那荆州使者诸葛恪说的一句话很对,徐晃与三万魏军兵士,关乎我大魏的军心、民望,无论如何,孤也要救……只是,寿春……”
俨然,曹操还是有些舍不得“寿春”那处军事要塞……
要知道,一旦将寿春也让给东吴,那东吴可就彻底破局了,摆在孙权面前的北可进徐州,西可攻豫州、兖州,局面完全打开了。
贾诩如何看不出曹操的担忧,他“唉”的一声叹出口气,“大王,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东吴不过是疥癣之疾,荆州才是心腹大患,从这点上看,失一个寿春,换取徐晃与三万兵卒,保持着许都城现有的兵勇……这才是更重要的。”
“唉……”
随着贾诩的话,曹操又是一声闷沉下的叹息。
拿寿春与东吴交换,换江陵;
拿江陵与荆州交换,换三万兵卒的性命,这事儿,曹操不想做,放在十年前……不,是五年前,他绝对不会做!
但现在,关麟那明谋之下,是要逼他曹操失了人心,他是不得不做!
唯独庆幸的是,是把寿春割让给孙权,而非把许都割让给关麟,此间相差甚远,判若云泥!
“看来,孤也只能如此了……但让出寿春,终究是一大隐患……”
曹操还是有些不甘心,却迫于无奈,只能按照贾诩的提议这么做。
当然,曹操与贾诩是想这么做,但却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东吴对荆州的偷袭奏效,江陵……已经落入东吴之手。
这时……
“大王,大王——”
一道沉闷的声音从大殿外传来。
是程昱……
看到程昱,曹操立刻提起了一分精神,他知道……程昱如此匆忙的来,定然有最新的情报传来了。
果然,程昱迅速的行至宫殿,他拱手朝曹操行礼,然后迅速的禀报。
“南方传来的三件事儿,其一……是淮南,既大王命淮南的曹真、张辽撤出兵马,率军驰援许都后,孙权也将淮南的三万兵马悉数撤出,驰援庐江……”
随着程昱的话,曹操当即问:“为何是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