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有人神箭破苍穹,有人孤身走暗巷(第4/5页)
这才是让他最痛彻心扉的。
“子健公子……”得亏李藐是见过大场面的,心里承受能力惊人,这突如其来的局势没有将他压垮,他一把抓住曹植,“如今这里,唯有子健公子你才能主持大局。”
李藐的语速极快,他一边喘着大气,一边说:“两位夏侯将军已经阵亡,城内叛乱,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三军士气低迷,当务之急,得……得迅速撤离才对!”
“撤……撤离么?”曹植喃喃张口,他本能的抗拒。
“可……可父亲是派我来驻守此宛城的啊!我若丢了……那……”
“如今的局势,这宛城还能守得住么?”李藐也顾不得那么多,他第一个上前,无视那随时可能从天穹中射落的箭矢,他一把将夏侯惇扛起,然后招呼左右。
“还不快来帮忙……撤,往北门撤,平原侯有令……所有兵士丢弃一切辎重、往北门撤离,放弃宛城,放弃宛城。”
“喏……”随着李藐的话,一干军吏连忙答应。
这种时候,无疑……
撤离这才是最靠谱,也最符合如今局势的军令。
在曹魏,死的代价太大了!
谁,也不想死在这里!
一时间,李藐背起夏侯惇,几个兵士也一道托住夏侯惇的身子,李藐最后望向曹植,“子健公子?还不快来……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啊……
啊……
曹植在经过了一个迅捷的脑回路后,他咽下一口口水,心一横,大声喊道:“撤……全军撤至北门……向北撤离……撤离——”
一时间,魏军兵败如山倒。
所有兵士都一窝蜂的往北门去挤。
唯独夏侯惇仿佛预见到了什么,他被背着,却一边捂着眼睛,一边大声道:“吾儿,吾儿……到底怎么样?他人呢?他人呢?”
他眼瞎了,可心没瞎。
他知道……如今的境况,敌人里应外合,他什么也看不见,这败局……已经不是人力所能阻止。
若是年轻二十岁,保不齐夏侯惇还能将这箭连同右眼珠子拔出,然后吞入肚子里,以此鼓舞士气,力求挽回颓势……
可现在,夏侯惇五十八岁了,这要将眼珠子拔出,怕是在鼓舞士气之前,这条命已经抢先交代在这里了!
何况,人越老越在乎的是字迹的儿子啊!
“吾儿……吾楙儿在哪里?他怎样了?怎样了……”
夏侯惇脸上的血已经被风干,可他那狰狞的面颊,不住的呼唤着儿子的声音,让人动容。
“老将军,你儿子没事儿,你儿子没事儿……”
李藐是扛着夏侯惇在走,尽管有兵士绑着一起扛,可他尤自汗流浃背……
这仗打的敌人懵了!
自己人也懵了!
李藐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的心情了。
“子健?子健呢?”
突然到了一个拐口,李藐恍然意识到了什么,他回头去寻曹植……却哪里还能看到曹植的人影。
他们这边一共就几百人,大多数都跟过来了,可曹植却掉队了!
——『你大爷的!』
李藐心头不由得爆粗口了。
老的得管,小的也得管,他李藐自己都快要相信,他才是大魏最忠贞的臣!
“尔等先护送老将军出城,我去寻子健公子……”
李藐的声音沙哑,可此刻吟出,却是有几许荡气回肠,让每一个宗室兵卒都感伤落泪。
仿佛,这一刻,他……李藐,才是这支宗室兵马的主心骨。
“报——”
这时,又是一道急报,“过半的兵士已经撤出北门,可关羽也进城了,那些宛城的守军更是夺回了北门,堵住了北门……足足有两千多人,我军分散在各处街巷,怕是冲不出去。”
这……
李藐真是日了狗了,他心又是一横,“你们先带老将军在这儿守着,我去寻子健,也去告知我大魏的其它兵马,让他们悉数集结于这里!一道突围!”
说到这儿,李藐从地上拾起一把佩刀,扯下腰间的一块儿布,用布蒙住面颊,然后朝着相反的方向,一人孤勇而入——
一个文人,一个狂士,却为了曹植,为了夏侯惇,为了这支困在城中的宗室兵马,他骇然无畏的再闯虎穴!
闯入那喊杀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