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扫秦川为平壤,荡逆魏作丘荒!(第6/7页)
终于,刘备张口了,他的语速很慢,可语气却是一丝不苟,语调更是郑重至极,“孝直,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
随着法正的回答,气氛陡然变得更加凝重……
刘备的语气也更严肃了,“我打算将二弟的四子关云旗召来成都,让他做阿斗的师傅?如何?”
此言一出……
法正一怔……
刘备的话还在继续,“这关云旗了不起啊,他在二弟身边是逆子,却能改掉二弟那傲气凌人的性格,他写给三弟一本书籍,就能让三弟从一个凡事以莽为主的猛将,摇身变成粗中有细的智将……”
说到这儿,刘备都因为他的计划而心头有些庆幸与沾沾自喜。“阿斗的心思素来不在学业上,我唤孔明教授他文采,亦是长进不大,可若是换作关云旗,或许……就不同了!云旗是‘逆子’啊,二弟、三弟都被他制的服服帖帖,阿斗?如何能是他的对手!”
别说……
刘备这一番颇为大胆的话,竟还有理有据……
只不过……
一想到“逆子教阿斗”下意识的,法正心头就是一连两道惊呼。
——『啊……』
——『啊……』
——『这能教成什么样?教成新的一个逆子么?主公的逆子……关家逆子配上刘家逆子?』
……
……
蜀中,成都之地,左将军府。
刘备带兵出征后,这里暂时交由诸葛亮代他管理蜀中一切事宜,自然……这些事宜也包括教导刘禅。
从小,刘备就让诸葛亮担任刘禅的师傅,教授其文。
此刻,左将军府的书房中传出一个少年在磕磕绊绊的背书的声音。
少年十二岁,正是刘备的长子,是他与正妻甘夫人的儿子——刘禅!
他的声调磕绊,始终低着头,不敢望向那主位上正襟危坐的师傅诸葛亮。
“高祖为人……隆……隆……”
俨然第一句背书,刘禅已经开始犯难了。
诸葛亮轻挥羽扇提醒道,“隆准而龙颜……”
噢……
刘禅连忙颔首,“是,是隆准而龙颜……美……美……”
可下一句,刘禅又犯难了,这让同样待在这个房间中的马谡摇了摇头。
暗道:『主公这是生了个什么神仙儿子啊……这么简单的一篇,竟背成这副模样……』
一旁的孙乾忍不住去小声提醒,“美须髯……”
刘禅这才把话连起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仁而爱人,不对……错了……错了……”
刘禅又开始挠头,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诸葛亮无奈的淡淡道:“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对对对。”刘禅连忙道,于是又把整篇连起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喜……喜……”
便是方才刚刚提醒过的,刘禅又忘了,他急的直跺脚。
这次,诸葛亮没有再提醒了,他重重的将手中的竹简放下,叹气道:“阿斗啊,这篇《高祖本纪》你已经背了十多天了,从主公出征那天起你便开始背,可现在……依旧只记得这几句!还有……”
诸葛亮望向桌案上的竹简,心头更添悲怆,“我让你写心得,你写的是什么?这些是心得么?你便从这《高祖本纪》中就悟出这个……”
当即,诸葛亮已经取来木板,这是刘备交代的。
棍棒下出孝子,棍棒下出贤才……
如果背不出来,不遵师嘱,就棍棒伺候。
诸葛亮“唉”的一声,他望向刘禅,“少主,伸手吧,非吾责罚于汝,实乃主公要吾如此,不敢抗命。”
“孩儿实在是太笨了……”刘禅眼泪都快留下来了,“孩儿无论怎么背就是学不会……学不会……”
“笨……”诸葛亮再度摇头,他望向马谡,“幼长,你说说,少主笨么?”
“不笨!”马谡直言道:“少主在蹴鞠、投壶、百戏上一沾就会,一练就精!聪明的不得了……如何言笨?”
马谡的话……像是杀人诛心,直接让刘禅无言以对,只能期期艾艾的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叹出口气,沉吟道:“伸出手来……亮替主公打你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