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最糟糕的情况(第2/4页)

李解从伐楚开始,就是多头准备,默认举世皆敌。

连老秦人这么靠谱的“盟友”,他都是默认放鸽子甚至反水的,否则怎么可能玩奇袭?

真要是老秦人约期而至,大家一起搞楚国,根本没必要搞双线作战,北线囤积如此多的物资,重头戏根本不是给北线大军的,商无忌一开始就是打着牵制三关楚军的主意。

等到李解得手,北线大军的粮草,是用来稳定混乱局势的。

现在看来,当初的极限准备,都是一一应验,老秦人果然靠不住。

“你原先的打算,是怎么做?”

“送楚国人去死。”

沙哈很是直接,“筑坝、填土、修堤、开沟挖渠……只要能占了楚人男丁的数量,就不怕他们闹事。”

“我就是要他们闹事呢?”

终于,李解将望远镜放了下来,然后随手将望远镜递给了沙哈,踩着汉水大堤,一边走一边道:“只有他们闹事,才能快刀斩乱麻。省得消耗时间,专门将他们一一甄别出来。”

“首李,是不是还有什么算计?”

“中行云抵达淮中城之前,就派人前往三关,无忌已经收到消息,卫郑两国已经罢兵,现在在和谈。”

“勇夫不是在河南吗?”

“情报真真假假,罢兵休战,在战场上的人看来,不过是为了下一次打得更惨而积攒实力。但在两国朝堂之上,那就未必。”

听了老大的话,沙哈眉头微皱,瓮声瓮气道,“那岂不是卫国、郑国,有可能不打了?”

“不错。”

作为李解的心腹爪牙,沙哈知道不少事情,卫侯这个家伙,把公主姬豆子送给了李解,也是个狠人。

这种狠人,在沙哈看来,都跟羿阳君姬玄一样,应该一矛搠死!

“要是江海列国一起反汉,那真是麻烦。”

沙哈搓着手,郑重道,“不如将这些出工不出力的楚国降卒,尽数杀死!”

“你这是气话,对付楚人,不是光靠杀就有用的。”

“可是,如此静等楚人犯错,不过是空耗啊。万一汉东楚人,就是装傻呢?”

“放心,就是几天的时间,会有消息传来。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难道是潜邑反贼?”

“那几只小毛贼,不值一提。”

李解摆摆手,对沙哈道,“不要急,就这几天的事情。到时候,说不定就要大干一场。这几日,魏羽、胥飞等人的急件,也发来不少,看来淮北已经有了苗头。这一回,可能就是硬仗。”

“嗯?”

听得李解这么说,沙哈心中也是有些明了,他突然想到了一些苗头。

如果卫国、郑国能罢兵,并且罢兵的目的,不是为了下一次双方打得更加惨烈,而是为了另外一个共同的敌人呢?

这样的敌人,对卫国、郑国来说,无非就是晋国、周国、宋国、齐国这样的传统势力。

不过传统势力现在无暇兼顾,不会对卫国、郑国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新兴势力就不同了,当年的吴国,现在的汉国。

沙哈心头过了一遍淮北的状况,把还在消化期的蔡国都算上,陈国、宋国、鲁国,这一线其实都谈不上交情好。

哪怕是陈国这种大小“桃花姬”都落在自家老大手中的国家,未必就是各种亲近。

正相反,于陈国而言,汉子国的崛起,就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这种压力,比什么徐国、楚国、吴国,都要来得大。

汉子国整合底层的效率实在是太高了。

国际上的列强,感受还不深刻,但是和汉子国贴面而存的陈国,则是感受颇深。

如今的陈国人,因为两个“桃花姬”的缘故,时常前往淮中城交流。

做生意也好,开荒也罢,汉子国的机会其实要多得多。

人口上的流失,不可能没有感受。

再加上“宛丘公主”这个传言,又如何能够让陈国内部放下心来?

想着想着,沙哈突然觉得,自家老大的情况,根本就是一团糟。

毕竟,现如今吴国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吴王虒那里,终究还是能控制住姑苏王畿地区的。

而且吴王虒因为他父亲公子寅的缘故,公子寅的老部下,组成了吴王虒的军官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