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社畜的人生无所畏惧(第3/3页)

二十六岁的胤礽不如康熙皇帝二十六岁的时候,那么胤禔呢?他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有些事情想的太清楚没有好处,就好像成德来春明园钓鱼的时候,和胤禔聊起了皇上对高皇帝、太宗皇帝两朝的意见。

某日康熙翻看明史初稿,对着成德大发感慨:“本朝兴兵声讨之故,书中并未记载……可问熊赐履、王鸿绪等。”又提起了徐乾学等人,总之就是对明史关于此处的描写处理颇有意见。

在相处小二十年之后,成德很淡定的听康熙絮叨,然后康熙自己说出了意图:“高皇帝、文皇帝在位时涉及本朝、前朝,关系最要。”

当然重要,这事不需要明说,胤禔心道不就是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在官修史书中记载本朝是如何承天景命,力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至于大家心里认不认同反倒不重要,嘴上认同就行。

在搞定了呆湾、罗刹,噶尔丹,保持了版图稳定之后,康熙终于开始瞄准了庞大帝国的内部,准备进行另一方面的统一工作。

可想而知,皇太子和排行靠前的皇子们会相继粉墨登场,而最受瞩目的太子,能乖乖的按照康熙的剧本走下去吗?

直郡王的鱼竿抖了一下,打断了他的思绪,有鱼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