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太宗皇帝幼子,襄阳王,……(第4/5页)

蒋平说,在把他引荐给包拯之前,需要让他见一个人。因为包拯现在做的事情乃是绝密,只有这个人同意了,他才可以去帮助包拯。

如果这个人不同意,就要把这几天的所有事情都忘掉。

公孙策耐心地等待着。

他不想忘掉自己曾有机会与包拯共事。

他有一种预感,蒋平说的那个人,一定会同意的。

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公孙策坐在椅子上,推测着脚步声的远近。

一步,两步,三步,上了台阶,门被推开了。

他站起身,向着门打开的方向迎了过去。

“在下公孙策,见过诸位。”

赵受益打量了一下面前站着的这个年轻书生。

穿一身粗布长衫,衣裳洗得发白,肘后有两个补丁。

个头比刘恩还要高一些,即使俯身施礼,也不卑不亢,通身的书卷气。

竹未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去也无心。

赵受益笑道:“请起。”

公孙策。

展昭已经跟在包拯身边了,公孙策也来了,铁三角终于齐聚开封府。

赵受益回头看蒋平:“这就是你要给朕举荐的贤才?”

听他自称为朕,公孙策呼吸一滞,赵受益赶在他行礼之前伸出手:“不必跪。”

公孙策深深一揖:“学生见过官家。”

赵受益笑道:“原来你有功名在身?”

蒋平道:“他不止有功名在身,他还是晏校长的高徒。”

赵受益惊讶:“你是晏殊的徒弟?”

公孙策是晏殊的徒弟,这世界也太小了吧。

公孙策道:“承蒙老师厚爱,收了学生在座下。”

蒋平道:“晏校长新出的象数篇就是公孙兄推演出的。”

象数?

赵受益心里一动。

象数篇的内容主要是历法星象,这两者涉及天文学,都是需要大量演算的。

如今应天府赈灾不利,包拯要去彻查此事底细,主要是查朝廷拨去的钱粮究竟用到哪里了。

包拯到了应天府,就是客场作战,对方肯定准备好了一整套的假账等他查看。想要从这浩如烟海的账目中查清赈灾银的去向,那么,一定需要一个好会计。

赵受益看了一眼公孙策的打扮。

好吧,好账房。

他笑了笑,对蒋平说:“我就算不信你,也该信晏殊。他收做弟子的人,不会是作奸犯科之徒。”

“大冷天的,好歹给人家换身衣服。”

这是已经同意公孙策参与彻查应天府赈灾一案了。

蒋平与公孙策喜道:“谢官家。”

赵受益道:“天色不早了,朕该回宫了。”

看着公孙策:“不过你们手脚要快。”

公孙策道:“学生自当竭尽所能。”

赵受益转头对蒋平道:“西边战事快要平定了,这一摊子事必须在那位回来之前了结,不可给人以任何可乘之机。”

那位,就是寇准。

面对寇准的时候,赵受益必须全力以赴,不能被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拖住了手脚。

寇准就算已经烧成了一堆死灰,赵受益也得往上浇一缸冷水,防止他死灰复燃。

蒋平垂头:“臣明白。”

送走了皇帝,蒋平送了口气,对公孙策笑了笑:“走,咱们找包大人去!”

包拯正在家中核对最近以工代赈的款项,一长串的数字晃得他眼花缭乱,但还是得硬着头皮算下去。

只要此处走上了正轨,他就可以抽身去应天府了。

昨日支出,米共一百八十石六斗二升四合,银共一千七百八十一两七分四厘……

这时,展昭从房檐上跳了下来:“蒋平来了!还带了一个书生!”

包拯疑惑:“蒋义士来找我做什么?”

展昭耸肩:“不知道,横竖总不会来找你借钱。”

包拯失笑,站在门前等待蒋平。不多时,蒋平果然带着一个布衣书生登门求见。

包拯见那书生清朗肃举,心中已先高看一眼。待蒋平介绍说这位是晏校长的高徒,皇帝特派来协助调查应天府赈灾一案的时候,包拯忙道:“失礼了,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公孙策深施一礼:“学生公孙策,见过大人。”

包拯将他扶起来,蒋平笑道:“官家要咱们手脚快些,可不敢再客套来客套去了。包大人,你就快将此案的底细透给公孙兄吧。”

包拯于是将应天府赈灾不利,赈灾款项不知去向,且可能牵涉皇亲的细节都说与了公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