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包大人到(第3/3页)
吕夷简在他这里碰了钉子,知道皇帝不待见他,生怕皇帝把他怎么样,于是打算给自己找个靠山。
现如今的靠山只有那么两座,吕夷简应该打算去抱刘娥的大腿。
可是他这几年的墙头草行为导致刘娥不能轻易信任他,所以刘娥想让他给个准话。
你到底是怎么看吕武二人的,又是怎么看正在行吕武之事的本宫的。你要是觉得吕武好,那本宫就收下你的投诚。你要是觉得吕武不好,就立马滚蛋。
你想持保留意见?本宫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还想有保留意见?
一旦吕夷简说出这个答案,就意味着他再也不能游离于两党之外。
说吕武好,那你就是彻底的太后党。说吕武不好,那你就彻底上了太后的黑名单。
不能后悔,不许回头。
太后不收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得罪了皇帝打算找太后庇护,那你也得让太后看到你的诚意。
吕夷简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后一种答案。
他是想要太后庇护他,但他不打算给自己彻底地打上太后党的烙印。
那样太危险了,因为太后迟早会死在皇帝前面。
而莱国公恐怕比太后死得更早,所以吕夷简在寇准和刘娥之间选择了命比较长的那个,打算在太后的庇护下苟到皇帝把他给忘了,太后薨了之后平滑过渡到保皇党。
说白了,他打算把刘娥当千斤顶来用。
刘娥哪能给人当千斤顶呢,所以吕夷简怎么进宫就怎么出宫了。
出宫之后,吕夷简又打算请寇准来当这个千斤顶,结果寇准直接不见他了。
赵受益笑道:“你说这个吕夷简,本来只是朕一个人想让他挪挪位置,结果现在三家都想让他下去了。”
刘娥是不用说了,得罪狠了。寇准也不可能把刘娥看不上眼的人往自己怀里搂,吕夷简又占据着那么重要的位置,最后的结果只可能是寇刘二人联手让他下台。
吕夷简下台了,谁来顶他的位置呢。
范仲淹。
大概只有范仲淹可以。
赵受益头都大了。
范仲淹顶了吕夷简的位置,谁来顶范仲淹的位置?
茶政改革还改不改了?
茶政不改,朝廷哪来的钱给寇准练新兵啊?
别以为他不知道,寇准的三十万新兵顿顿吃肉,伙食费是原来的十倍还多。
听说最近还要给他们建新操场,打造运动器械,天天堵着户部要钱,拿不出钱来,户部尚书都差点被寇准拿去祭旗了。
茶政不改,这一块的亏空永远填不上。
茶政要改,谁去改?
纠结来纠结去,春闱到了。
此时是天圣二年三月,科举放榜了。
赵受益亲切地称之为:高考发分了。
一百五十四人进士及第,四十六人同进士出身。
他这个皇帝端坐崇政殿上,听着传胪一个一个唱名。
这个进士不错,智慧七十九,但野心低点,只有二十多。野心太低不好办大事,这辈子也就是个知县了。
这个进士智慧有点低,五十二,不知道咋考上的。武力倒是挺高,七十三。兄台,你武转文的吧。
这个进士的智慧一百,武力一百,道德一百……
赵受益腾地坐直了,果然,传胪念道:“庐州包拯——”
我去,活的包青天!活的!
文曲星君下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