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漕帮(第4/5页)

忽然听一个老者的声音传来:“几日前,老夫受了姑娘恩惠,没有想到这么快又重遇了。”

只见潘秀卿扶着潘父出舱来,船上的人纷纷揖手行礼。

李五儿和温良更是磕头不止:“帮主饶命!”

潘帮主冷哼一声,说:“有的是时间处置你们!”

潘帮主说完又看向迎春,说:“姑娘的武功,老夫是佩服得很。姑娘有此武艺,要保这两个帮内的不肖之徒,老夫也不能不给面子。”

这言下之意是她会仗着武艺强迫他们答应。

迎春微微一笑,说:“老先生又何必说这话来?在下对讲理的人,便爱讲道理;若是对着爱动武的人,也不得不动武。漕帮上下有几十万人,核心弟子总有万把人吧,若是帮主都不讲理,那整个淮扬、整个江南都要乱了。”

潘帮主见她客气,笑道:“姑娘客气了。”

迎春又道:“老先生,在下为那些帮众求情,自是为了在下不失信于人,但也是为了贵帮好。想那陈肃反叛,背靠着漕运总督李伯彦,陈肃大总舵的亲信弟子虽只这两三百人,但是他的派系的人马也有几万分布在淮扬各地吧?这回他们因为时间紧迫才来不及召集人手。倘若此时老先生定要对投降的帮众赶尽杀绝,下头难免人心惶惶。”

潘帮主也觉有理,道:“还未请教姑娘高姓?”

迎春道:“高姓不敢当,在下贾宣。”

“姑娘气度不凡,只怕是有些来历。”

韩勇举着王府金牌道:“主上乃是当朝毓亲王的王妃。”

潘帮主、潘少卿、潘秀卿、钱长佬及漕帮帮众一怔,皆都跪下行了国礼。

迎春上前虚扶起潘父,说:“此时也不是在京都,诸位不必多礼!”

潘帮主道:“老夫有眼不识泰山,得罪王妃之处,还请恕罪!”

迎春微笑道:“老先生不必如此,在下也初到宝地,许多江湖规矩也多有生疏,只怕还会得罪贵帮的诸位朋友。”

潘帮主道:“老夫还真不知,原来朝廷王妃竟是个武林高手。”

迎春说:“过誉了。”

“王妃若是不弃,还请舱内上座!”

……

迎春被迎入船舱,推居上座,便有潘秀卿亲自上了酒点,又让厨房准备菜肴。

迎春虽喜爱耿直的方式,但是到底是几万年的老狐狸,此时只怕是会友,绝口不提查案的事,也不提请他们配合交出账本,就是让人一时摸不清她的想法。

但凡面试或者谈判,首先报底价的都易于陷入被动。

迎春就天南海北的侃侃而谈,说起淮扬风物,从荣国府的菜色说起淮扬菜的各种名菜,又从苏绣锦说到蜀绣蜀锦。

在场的就算是帮主,到底都是底层草莽出身,哪有这样的见识积累?

一直到菜肴都上桌来了,迎春不会让人觉得她怀疑他们在菜中下毒,但是每道菜也最多动两筷,吃相十分优雅,而且进食时绝不说话。

见迎春放下筷子,称已经吃饱了,潘帮主终于忍不住问道:“王爷与王妃来淮扬也不仅仅是游历吧?”

迎春道:“是有挺多事的。一方面,我的姑父乃是兰台寺大夫兼淮扬巡盐御史,他正病重,我要去探望他;另一方面,便是朝廷的事了。前些日子,外子与我遇上刺杀,外子怀疑这事儿和李伯彦有关。”

潘帮主朝潘少卿使个眼色,他带了人都退下了。

……

却说司马煊留在扬州,便有各色官员前来拜见,司马宣每日应酬。便是林如海,身体再差,这日也撑着病体过来觐见。

以国礼相见之后,林如海便道:“下官已然时日无多,淮扬盐政成如今局面,下属也难辞其咎。”

司马煊道:“你既然已经上奏致仕,我亦不想为难你一个天不假年之人。但是江南盐税亏空如此之多,你不给个交代,我也无法回京跟皇上交差。”

林如海咳了两下,道:“盐政上的亏空,下官这里倒是有账目,只不过下官任上十年不敢追的账,王爷来了,也未必能追回来。”

“哦?”司马煊道:“那我还不信了。”

林如海剧烈地咳嗽起来,说:“在下官上任之前,盐政便已经挪用亏空了九百余万两,均未收缴回来。到乾德四十六年,也就是下官在任的第四年,还有亏空五百余万两。但是到了乾德四十六年,又亏空了一千两百万余万两,如今尚未追回一千零六十余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