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薄情迎春(第4/5页)
现在族中姐妹互称也不会加个堂字,抱琴一怔,却点头道:“女史进宫已久,二姑娘年纪小,怕是忘了。”
迎春笑道:“你可别赖我,我记性素来很好,便是两岁的事也记得清清楚楚。只不过一来我本与抱琴姑娘不太熟悉,二来你进宫多年,模样也变了,我刚才没在意,所以才没有认出来。你和堂姐近些年可好?”
贾元春这才上前又做了一礼,说:“劳二妹妹挂念,我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想念家人。这时偶遇妹妹,冒昧上前问候,还请见谅。”
迎春笑道:“你来问候我也是一片心意。我倒没有那么挂念你,最挂念你的是二婶吧。”
贾元春不禁抹了抹泪,说:“母亲年岁也上去了,身子可好?”
迎春道:“二婶是荣国府的当家太太,有何不好的?如今又有我琏哥哥和琏嫂子帮她管家,二婶也松泛许多了,整日吃斋念佛的,定能健康长寿的。”
贾元春又道:“老太太身体好吗?”
迎春道:“老太太有宝玉承欢膝下,心情愉快,身子也硬朗。”
贾元春道:“宝玉该是很大了吧?进学了吗?”
迎春道:“我听说珠大堂哥十四岁进学,宝玉也才十一岁,又能比珠大堂哥强去了?听说上年宝玉的业师回家去了,如今还在家呢,我想二叔也自会有所打算。”
“进学”不是指启蒙,而是指参加州、府、县的科第考试,考中后就是生员了,最次的是县童生试,若是中了,就算是“进学”了。
若有那聪颖非常的造化之人,十一岁进学也是有的。
元春也尚未封妃,从省亲时就看得出来,她自进宫后就从未见过家人,自也不知外头的情况。
不得皇帝允许,往内宫传弟消息是极难的。
贾元春心中一急,道:“二妹妹可否传话给母亲,不可让宝玉一直荒废下去。”
迎春道:“我若见到二婶便和她说说吧,但我可也管不了二叔二婶和宝玉的,他们如何做,我可也不能追究。”
贾元春又不是笨人,也看得出来迎春没有那么待见她,此时回思过往,她当年除了顾及自己的前程之外,把精力都放在了可爱的亲弟弟宝玉身上,也看不起大房一个庶出的木讷胆怯的丫头,不但是因为大房二房的爵位之争,也因为觉得迎春于己无用。迎春这时莫非是记得自己当年对她不够好,这一发达才懒得搭理自己。
贾元春心中不忿,暗想:花无百日红,你少年气盛,将来总有罪受,今日我奈何不得你,将来总有别人奈何得了你。
……
不久,萧北辰寻了来,迎春只好与诸位公主道别,乘车出了宫去。
难得“玉郎”清醒,迎春还叽叽喳喳与他说起红楼同人的事来,又说今年只怕林如海要病重仙逝了。
原著本来是说年底时扬州传信来,林如海病重,贾琏送黛玉南归,之后王熙凤还在算贾琏行程就传来秦可卿病逝。
之后是停灵,王熙凤料理丧事,秦可卿停灵五七就出殡了便有人来传信,说是林如海逝世于九月初三。
这时间上就完全自相矛盾了。
好在这里是同人世界,这些矛盾都圆上了,秦可卿不会死在年底就行了。但是林如海的病是救不了的,只来得及留下遗命,将黛玉许婚给同人男主便死了。
迎春倚在他怀里,说:“好玉郎,你就带我去吧。”
萧北辰温柔地抚着她的发,说:“你怎么能出面给林如海治病?若是他脏腑皆衰,你的医术再好也是救不了的。”
迎春道:“你那时候未必清醒,只凭你今生的记忆,可没有那医人的本事。”
萧北辰道:“人总是要死的。”
迎春道:“同人中的林如海总不会太差,巡盐御使也掌着朝廷的钱袋子,你救一个对你皇族有用的人,你的气数不也强一些吗?”
萧北辰这才深思,想着林如海虽是父皇的人,他可否为父皇、皇兄化解一二,若是能保下这能臣一命,他既然借了这王朝王气,王朝多兴盛几年,对他也更好。
萧北辰笑道:“若是夫人能为朝廷效力,林如海哪及得上?我更受用气数。”
迎春枕在他肩头,扣着他的手,说:“我那路子可太狠了,我现在是这么个身份,哪里方便了?况且,今上也是一个中兴之主,这勋贵、吏治都是他要整顿的事,哪有我什么事?我只想当我的掌门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