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惊天大胜(第3/4页)

董天生还记得自己童年的快乐神奇,姨母们常来看他,她们都能飞,有法力。一有困难,姨母们就会来帮他们。

他是玉皇大帝的外孙,他是与众不同的。

“母亲……我不能忍受连你的侍女都能折辱你。”或者折辱他。

七仙女无奈地闭上眼睛,说:“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忘了吧。”

张素考虑到董永从前到底是户部文官,这时运回这么多战利品,只怕是需要人做事的,所以就去给他病了病。开了去寒热的药,让七仙女拿药方去军医那里抓药煎药。

张素这才把目光放在救回的俘虏身上,病了的人很多,但是大军出征紧急出征,并没有带很多药。就算到了大名府,只怕也没有那么多药。

张素想到让岑碧青南下拿壮阳药的事,其实北方百姓医药紧缺是个大问题。

……

翌日下午,大军先头部队抵达大名府。

皇帝在李侍郎的鼓励下亲自出城迎接,因为太上皇和诸多宗室遇难,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儿子。皇帝、九王随行官员都披麻戴孝,在上皇的临时薄棺运来时,嚎啕大哭,大名府城外的大军和远处的百姓都为动乱和国耻潸然泪下。

最后是李侍郎等几个皇帝近臣强扶着不肯起身的口喊“父皇,儿臣不孝”的皇帝起身来。

忽然,张青上前揖手,道:“启奏皇上,国仇家恨的祸首之一斡鲁不王爷已被我们生擒。皇上要如何处置?”

皇帝没有主意,说:“先严加看管,廷议之后再做处置。”

忽见几个尚未被蹉磨死的妃嫔上前跪倒,哭道:“皇上!”

皇帝这时是真有几分厌恶,他就算再不怎么聪明,也知这是众目睽睽的,他要上演一个孝子和挽尊的帝王,怎么可以让后妃出现在这里?

这时张素上前,道:“皇上,臣去解救俘虏,但是狄人下毒手实在太快了,没有救出上皇,只救出几位娘娘。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见是神情仍然冷冷清清的张素,语气才放柔了,道:“救不出上皇的事,只怪敌人太恶毒,不怪护国夫人。护国夫人的忠义和功绩,朕心里是明白的。”

张素揖手道:“此次行动全赖皇上果断放手臣等去行动,皇上在后方调度大军及时。”

皇帝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仍然道:“护国夫人的计划虽然新奇大胆,但是也有可行之处,幸而你们不辱使命。”

张素道:“皇上调度有方,将士效命,微臣个人不敢居功。”

皇帝看看九王,只见他仍然很沉稳的样子,皇帝也努力摆出他从小养成的风仪来,一定要胜过他。

皇帝又命进城,依照李侍郎的建议,亲自为上皇扶灵。

……

皇帝要为上皇守孝,但是也回来了几位妃嫔,身边也总算有人服侍了。皇帝晚上守灵时还是时不时想起雪姬,只不过这时九王和大臣都在,他也不能开口问。

翌日还要在元帅府议事,文臣、武将都来了,还有像赵廷恩、董永这样的救回的贵戚、官宦俘虏。

种瀚作为大军的主帅呈上了战表,太监宣读战果和夺回的战利品。

共歼灭北狄军六万五千三百余人,俘虏包括斡鲁不王爷在内的一千余人,救回俘虏男丁三百六十三人,妇女一千九百八十八人,民夫八千四百余人。

剿获战马两万余匹,骡驴共五千来匹,战马铁甲两千余副,北狄铁甲两千余副,普通北狄皮毛衣物、靴子和皮甲六万多副,弓两万余张,箭三十万余支,各种刀六万余把,金一千余万两,银两千余万两,珠宝一百零五车……

皇帝坐在上面听着,好像已经傻了,而在场不知道内情的人也傻了。

太监宣读后也是脑子昏乎首的,等到终于读完,忽有大臣行大礼跪倒高呼万岁,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前来参加的护国夫人张素趁人不注意,借裙子之便悄悄蹲着。

他们一路要押运这些东西回来,必须要先把那些畜牲和俘虏、民夫解毒,还要给这么多尸体扒衣。他们只扒了御寒皮衣,至于内衣就太臭了,不要了。

把这些东西再装上马背就花了三天,然后每个不推车的步兵和民夫都要牵两匹马,这才回来。

皇帝也没有想过从来是往外送这些东西的,这次打了胜仗突然得到这么多东西,而他们军队的损失极小,还有这样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