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5/7页)

姜照皊想了想,担心他力度不够大,就开始危言耸听:“您想想,这农家姑娘也是要下地干活的,这小脚一裹,可少个劳动力,就是开荒,那也能三分地呢,这少的可都是您的粮食。”

康熙想想还真有些利益相关,但是突然一想又觉得不对,新税收政策下来之后,这许多地方的农民免税,粮食不会到他口袋里。

就听仁妃又道:“百姓吃饱穿暖才安生,这仓禀实而知礼节,说的可不是假的。”

她说的颠三倒四,有一出没一出,原想笑她妇人之见,可后来想想,这些点子,一般人还真是想不到。

“朕知道了。”康熙随口应下。

一项政策的制定,是要经过多方面的验证和讨论的,不是一拍大腿就制定出来。

姜照皊见他听进去

了,捧起小本书接着看。

《小脚的文化》。

康熙看了一眼,抽走书,笑道:“别看了,没意思,没得污了你的眼。”

上头说什么的都有,流鞋传觞都有。

这说的是,取名妓的三寸金莲,以击鼓传花的方式,到谁跟前,就算是谁的。

用鞋子喝酒,恶心不恶心的就再说,还有闻香这个步骤,姜照皊看的确实挺恶心。

“谁家孩子的脚折了,就叫她父亲穿上小一码的鞋子,疾走三十里,以示惩戒。”她气道。

谁知道这个方式反而得了康熙的心,连声赞好。

“可惜朕不能如此痛快的实施。”他下了这样的命令,等到下头,传着传着,就成了砍父足也有可能。

“明明白白写进律法里呗。”她道。

她觉得可行,小脚问题,未来会越来越多,甚至满人也不能幸免,被这股风气给彻底侵淫。

想要断绝,就只能明确写入刑法。

“想一出是一出。”他道,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小脚虽然难禁,但和剃发易服比起来,实在太过简单,也无关紧要了些。

他不重视,她说的多了也没用,等他禁不住的时候,自然会下重典。

说过这一茬之后,就抛在脑后,姜照皊转而喜滋滋道:“叫南怀仁送了图纸进来,做了一个烤炉,今儿烤披萨吃。”

这玩意儿是个稀罕东西,她以前不怎么吃的,只是突然想尝尝鲜。

“您今儿别走,等会儿尝一口。”她道。

康熙却摇头,笑道:“叫人送乾清宫去,在你这耽误这么久,不能再耽误了。”

说着他要转身离去,却还是回头道:“正殿修葺好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搬进去。”修好也有小半年了。

姜照皊想了想,觉得味道散的差不多,就点头说自己过两日就搬。

这庆云斋住习惯了,有些不太想挪,左右也够住了,就她一个人,能睡多大地方,房间大了,反而显得空旷吓人。

现在两个孩子活动开了,这庆云斋就显得有些小。

既然要搬,她便叫人过去打扫,又晾了一日,才开始搬。

庆云斋就在正殿边上,没什么可搬的,就是两条腿把自己抬过去,常用的妆奁抬过去也就罢了,再不济衣柜清了

一下。

其他的东西,正殿里头都有新的。

这正殿面阔五间,和庆云斋的三间比起来,大太多了。

她住在东次间,两个孩子挨着她边上那间住,这样方便看顾,两个孩子现在年岁小,还能在一起,等会跑会说话了,也要分开的。

再大些,这胤祚就要去北五所住了。

一如现在的胤褆,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北五所,累的惠嫔日日往头所跑,恨不得住在里头。

还被皇上斥责了,说她太过娇惯孩子,总是过去会扰乱孩子的心。

姜照皊觉得无语吐槽,这母亲眷恋孩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就需要这般敲打。

又将心比心的想一下,到时候胤祚、胤祐在上书房读书,她怕不是要常驻景阳宫。

想到这个,又想到胤祐到时候会出嫁,她这一颗心啊,就跟猫抓一样难受,辛辛苦苦养大的娇女,将来命运难定。

这男女感情一事,最是无法掌控,你可以给她一个相貌家世人品都不错的男人,但是不能确认,这个男人会不会爱人,能不能爱你一辈子。

她的乖女儿啊,她舍不得她吃情爱的苦。

想想又觉得自己想的太远了,现在这还是个奶娃子,正看着她流口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