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原点(二合一)(第3/4页)

段清吟自然点头,也跟着笑了,“当然演,我有信心演好,台词我已经背的差不多了,很多桥段在家里也练习过,随时可以进组。”

听了这话,坐在蔺云堂对面一直沉默的黑衣男子突然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有些犹豫,不过最后什么都没说,又重新垂下头,安安静静不说话。

段清吟还奇怪这人眼神怎么不对劲儿,等一个月后收到剧本她才明白这个导演当时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原来她所有背的那些台词几乎全都改了,剧情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里面女一号苏婵原本由一个被迫入局的可怜女孩变成了一个冷漠残忍的主动入局者,她虽然还是被拐卖进来的,但她之所以能被留下,之所以能活着,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心机和手段,当初一同被拐卖进来的有五十多个女孩,最后只有四个人留下来了。

所以,她手上是沾了血的。

负责“龙”这个实验室的除了她,编号长安十七,还有一个是编号长安十三的女孩子,其他两个人去了其他实验室。

不出意外,苏婵和这个叫长安十三的女孩子其实就是个对照,苏婵因为从小的生活经历,所以内心是冷漠无情的,和有些天真善良的十三不同,所以当十三喜欢上了被关在实验室牢笼里的苍麟时,当十三为了救苍麟以身犯险时,苏婵无动于衷,甚至眼睁睁看着十三被人抓住,被人扔进蛇窟。

其实她是有机会通风报信的,甚至她如果里应外合,十三可能就成功了。

但苏婵就做错了吗?

没有!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另一个苏婵,安分守己,不会去做违法的事,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同样,他们也不会将麻烦揽在自己身上,喜欢麻木而又自在的活着。

这部电影是在挖掘人性,是在抨击现实。

如果说前一个版本走的是温情路线,那这个版本完全就是走冷酷路线,可以说是撕开了人性最残忍的一面,也不能说哪一个更好,只能说因为导演的不同而导致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风格。

段清吟重新背起台词来,可能因为自身的经历,她感觉这个版本的苏婵竟然更合她口味,因为如果置身处地,她应该和苏婵走同样的路,

段清吟在家准备的时间不长,蔺云堂这个朋友其实才毕业没多久,在国外读的博士,留学期间这位谢导就在国外片场做杂工,所以这部电影也是他的处女作。

蔺云堂说他很有才华,段清吟虽然相信蔺云堂,但也总觉得不大靠谱,她根本没在原书中看过这个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她没注意到,毕竟书中间她都是大致翻了翻,看了个大概。

可能因为谢导名气不大,没请到什么大牌,整个演员表排下来,名气最大的竟然就是段清吟,其他演员都是导演一个一个亲自选□□的。

男一号是一个叫景白的男演员,人长得挺帅的,只不过比较糊,在这之前,段清吟都没听过他的名字,不过听他说,自己已经入行十年了。

入行十年,也就意味着演技不错,除了他,其他的配角也都是圈子里不红的实力派演员。

好在剧组经费是不缺的,有蔺云堂这个大投资人在,以及他拉来的好几个投资人,整个剧组颇有财大气粗的感觉。

进组第三天就是春节,但剧组没有一人请假回家,包括段清吟,可能因为都是不怎么红的缘故,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所以剧组人员相处起来也格外和谐。

段清吟和人打成一片,她十分豪气,大手一挥,直接订了五星级酒店的外卖,请剧组所有人吃年夜饭,还买了几百杯奶茶,光一杯就要三百块钱。

大家吃吃喝喝好不快活,连导演都参与其中跟他们喝酒猜拳,但热闹过后,所有人又投入到拍摄中去,争分夺秒。

其中段清吟应该是最让人惊讶的,毕竟名气摆在那里,网上关于她的传闻更是一搜一大把,说什么的都有,哪知道相处起来就发现,她其实是个很好的人。

尤其是拍戏过程中,严格程度比导演都不差,不仅别对人严格,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几乎跟导演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抠,好几次两人还差点吵起来了,看得其他人压力倍增。

而因为导演的改动,很多场景都是真人真地上场,在男女主从实验室出来后逃亡途中,两人会经过好几个地方,这些都是找的真实场地,包括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