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第3/5页)

第二天,她没去食堂买早餐,顶着初升的旭日,吃完小阳春买的汤包和豆浆后,她才去教室早读。

中午依旧在后门吃饭。

晚餐的汤是她提的咸肉冬瓜汤,小阳春仍旧一勺一勺亲自喂她,她想问他为什么不带根吸管,话到嘴边,又和冬瓜汤一起咽了下去。

小阳春说:“我明早走。”

“你怎么去机场?”她问。

小阳春道:“先高铁到市里,再坐机场大巴直达。”

“时间算准了吗?别晚了。”

“不会。”小阳春说,“还有一点汤。”

他舀起一勺,再次喂进来。

她含着勺子,小阳春在她头顶道:“专心学习。”

她正想说别学她老妈讲话,小阳春又低声道:“我再等一年。”

那口汤仿佛卡在了她喉咙里,她抬头,对上他专注的眼神,她忽然失语。

她从前一直认为,他们家里的人是没有任何学习天赋的。

她父母学历不高,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攒到钱后就在市里开了一家小饭馆,从寂寂无名到在当地小有名气,花费了他们十几年的时间。

与她家相反,表妹一家都是学霸,姑姑和姑父名牌大学毕业,作为时政记者常驻国外。已过世的表哥在大学读播音主持专业,成绩优异。表妹就算不用心听课,临时抱佛脚也总能顺利通关。

她有时候会怪天赋这个东西,但天赋有定数,努力却是无定数的。

无定数就意味着千万种可能,所以她要攥紧她最期待的那一种。

之后的日子,她每天五点半起床,夜里零点后才睡,吃饭抢时间,上厕所脑子也在转,走路动嘴巴,吹头发盯着书。

路要自己走,她没捷径也没助力,鞋磨破了不能停,腿酸疼了也只能咬牙,这世上的大部分平庸之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想得到就得付出勇气和毅力。

她挤压着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秋去冬来,春暖花开,四季轮回,万物复苏之后,她再次走进一年前曾经历的考场。

六月下旬,高考成绩出炉,她过了二本线。

父母不敢置信,喜得差点把家里房子拆了,打算摆三天酒替她庆祝。

她报完自己的喜,就钻卧室里给小阳春发了一条微信,小阳春整个六月都在考试,近期要拿证书,七月初才能回国。

她翻他朋友圈,没几条内容,多数都与学校和运动相关,有几张合照,他和众人穿着篮球服勾肩搭背。

她又去看方柠萱的朋友圈,方柠萱最新发的是预科毕业舞会的照片,有她和别人的合影,也有她和小阳春一起跳舞的抓拍照。

苟强还在下面点赞,说方柠萱又漂亮了八个度。

小阳春终于回复她微信:“我要先去趟柬埔寨再回国,我妈病了。”

她返回聊天框。

“阿姨什么病,病得重吗?”

小阳春:“动了一个小手术。”

柬埔寨的医疗资源相对落后,小阳春不放心,所以他暂时归期不定。

后来她在家里弹了几天吉他,高复班的好友们拉了一个群,邀她一起去泰国旅游,不跟团,他们自己做攻略,时间一周左右,人均花费不会太多。

这埋头苦读书的一年,她多了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她不知道她上传到网上的歌,别人听一听,下载下载,她就能分到钱。

这笔意外之财对目前的她来说金额不菲,足以支撑她的出国游。

因此她答应下来,再抓紧时间办护照,护照到手后,好友们也把攻略做齐了,七月她出发去泰国曼谷,临行前父母硬给她银行卡里打了几千元,她说她钱足够,他们也不听。

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行至高空时,她看见厚重的云层,仿佛开窗她就能踩上去。

她又想起了黄河和那座地形独特的山。

世上风景万千,她如今在这方小世界看到的还远远不够。

他们一行人,五男三女,其中两个男的是书呆子,另外一个男的和女同学甲是情侣,剩下两个男的,性格外向开朗,是这次旅行的组织者。

她和女同学乙相伴一路,吃吃喝喝聊聊天天,就到了曼谷。

把东西放酒店,洗漱一番后,晚上他们一行人去逛夜市。

她们女生胃口小,看见什么好吃的都买一份,拍完照后再分着吃完。

她也拍了几张照,发了一条朋友,玩到走不动路,他们几人才返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