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4/5页)
别人倒还好,只是羡慕,倒是张婆子嫉妒得不行。
自打张银贵死了,家里没了那几百文额外收入,只能靠种地为生,生活水平日渐下滑。再加上柳彩春不是个孝顺的,她已经半年没见过荤腥了。
听到瑞生一幅画就能卖好几两,她心思立刻活络开了。瑞生可是她亲孙子。
要不是她生了银贵,给他娶媳妇,能有瑞生?凭什么瑞生画画得的银子全归江氏那个贱人。而她这个当奶奶却一文钱好处都捞不着。
她立刻上门找江舒涵要银子。
江舒涵却直接叫来族长,给大家算了一笔账。
瑞生上学的费用都是自掏腰包,笔墨纸砚都得出钱。
“一幅画就算能卖三两银子,可是除去这些笔墨纸砚,也只能有一两半。再加上瑞生画一幅画可能要三五个月才画完。平均下来,一个月连三百文都没有。再加上他画的画又不是每幅都能被人家看上。要是没看上,那几个月就白白浪费了。你真的觉得很赚吗?”
一通话成功将张婆子绕晕。
其他村民们也不再羡慕了。好家伙,笔墨纸砚这么贵。谁家供得起啊。
张婆子偃旗息鼓,其他人也都各回各家,张满胜自责不已。也为自己的见识短浅向江舒涵道歉。
江舒涵倒也没有真的生气,这样的情况其实一早就能预料到的。
甚至她现在这套说辞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等瑞生名头越来越大,外面的人肯定会找上门来。村民们迟早会知道。
她现在这套说辞只是让大家明白,回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没有高额付出,哪来的高回报。想什么美事呢。
打发走这些人,瑞生将方掌柜花十两银子求画的事说了。
江舒涵听后,沉默良久。瑞生前世之所以那么快成名,除了他本人是个天才,还有精画馆的那些先生们为其扬名,以及这些书画商的宣传。
可不要小看这些书画商的能量,他们为了将画卖出高价,总是不遗余力大肆推销,恨不得将画夸出花儿来。
得罪这些书画商相当于给瑞生成名之路添了一块绊脚石。但瑞生的死是江舒涵心中一块疙瘩。
江舒涵翻遍原身记忆,总结出三个可疑点。
一是张金贵卖画。前世张金贵进城,借着瑞生这个金疙瘩很快发了家,他为了多得钱财,将瑞生的废稿私自卖给那些小书画商。那些废稿多多少少都有缺点。偏偏又数量极多。书画商还没将完品推出去,市面上已经冒出无数张瑕疵品,这还让他们怎么推?
二是皇上欲招瑞生进宫当宫廷画师。可作为画师,谁不想自己的画被皇上看中好进宫当宫廷画师,从而名垂千古。瑞生的出现必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有人费尽心机想将瑞生除去,也不是不可能。
三是瑞生的死可以给无数收藏家带来巨大利益。如果瑞生还活着,他就会源源不断画画。物以稀为贵。如果他画得少了,他单张画的价值也就提升了。有人为了让作品升值,想要他的命也并非不可能。
她避开了张金贵,剩下两点却是没法避。
既然躲不掉。她就只能一个一个排除。
她可以选择让瑞生的名声比前世晚一点传开。这样皇上就会晚一点注意到瑞生。
如果瑞生还是在前世那个时间点出事。说明瑞生的死不关皇宫的事。相反就一定有关。
江舒涵细心叮嘱瑞生,“可以卖画。不过不能太频繁。这半年,你只卖一幅即可。”
少卖些也能保证单品的价值。这样也不会得罪书画商。
瑞生向来不关心这些琐碎的事情,他连问一声的兴趣都没有就点头答应。
江舒涵又叮嘱陈金虎,“瑞生画废的残画一定要全部烧掉,不可留下来。”
每次他们回来,江舒涵都会不厌其烦嘱咐一回。陈金虎不敢怠慢,点头应了。
接下来一个月,瑞生一直待在家里画画。他给方掌柜画的是山水图,交的作业却是仕女图。
这是瑞生头一回画仕女图,画的人物是陈金杏,一画就是半个月,生生把金杏折腾得快要散架。
金杏一开始觉得这事挺简单。不就是拿着扇子站在少爷面前让他画吗,能有多难?可她没想到,少爷不会画人,竟让她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她笑得脸都僵了。
这一摆就是半个月,到后来画成,金杏见着瑞生就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