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个人魅力(第3/3页)

结果就是中国人买啥啥贵,任何一种有中国人需求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在蹭蹭上涨。最典型的就是铁矿石,在中国没有加入WTO之前,到岸价每吨只有25美金,进入2006年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向150美金一吨冲击。每年中国钢企都要接受三大矿石企业涨价的“城下之盟”,中国就是人傻钱多的典型代表。

石油、铁矿石、橡胶、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富有人生阅历的尹庆勋从中闻到了与众不同的味道,比较历年数据综合判断后,他得出了不单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泡沫在不断产生。他认为现在资产的价格已经是非理性上涨,全球资产开始被高估。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脱离了正轨,不再是代表市场真实需求的反映。

狂欢过后就是一地鸡毛,经济危机的冷空气正在南下,尹庆勋发出中华集团必须在财务上规避大宗商品的风险。不要在价格高企时对原材料过多存货,开始有目的地调节采购计划,之前以半年为结算周期强制改为30天,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生产而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囤货。

“你个人的资产完全可以抛售一大部分,趁着资产高估时卖个好价钱。未来价格回调后,你完全可以用低价购买回它们,一进一出之间运筹帷幄。

华人李首富可是低买高卖的高手,他经常利用经济周期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以最高的价钱卖出去、以最低的价钱买回来。因此,每次经济危机后他的身家都没有缩水,反而大幅增长。”

尹庆勋建议韩皓开始有目的配置自己的资产来避险,经济大周期即将到来。全球经济过热,很快会有自我调节挤泡沫之举。

韩皓承认大宗商品不断上涨确实存在过热表现,但经济危机一词他却并不那么肯定。涉及这样宏观经济的判断,他首先想到的依旧是自己的恩师胡一鸣。

这次,胡一鸣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反而给韩皓推荐了一位对宏观经济尤其是经济危机颇有研究见地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