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金九银十(第2/3页)

美的集团宣布,力争用5年时间,把自主研发的大客车“美的之星”打入全国前三强,并且伺机进入利润丰厚的轿车行业。

作为摩托车民企代表,力帆集团也宣布全资收购了渝州专用汽车厂,取得进入汽车行业的资格。

在摩托车领域,力帆后来居上,成为国内摩托车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但是摩托车利润太低,力帆老总尹名山看到中华集团如愿从摩托车跨界到汽车,发展得十分顺利。因此,也想照葫芦画瓢,打算杀入汽车行业,最终目的都瞄准了轿车。

尹名山年近5旬开始创业,做过书商当过二道贩子,最终借助渝州摩托产业集群效应进入摩托车行业,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有着新时代儒商的尊称。

“125CC的摩托车在1997年折算下来是80元/斤,过了6年时间现在只要14元/斤。而当前捷达、桑塔纳当前折算是50元/斤,按照摩托车行业竞争经验,我估计在5-8年时间后,它们会降到20元/斤。

在汽车论斤卖还是高价的时候,我认为这将会是我们新进入汽车领域企业的难得机会!”

这番汽车论斤卖的言论,让尹名山顿时成为全国名人。老百姓只知道鸡蛋、猪肉论斤卖,没想到汽车也能论斤卖,真是具有中国智慧的比喻。

但凡一哄而上的行业,总会形成产能过剩和泡沫,大浪淘沙后只有真金才能在其中存活下来。中国汽车市场产量过剩的阴云,开始徘徊在众多兴致勃勃车企头上。

二八定律在生活中很是常见,好比20%的人占据了80%的财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也是如此,赢家通吃局面很普遍,20%的汽车品牌包揽了80%的销量。

很幸运,中华集团的主要代表车型都进入这20%品牌当中。

“秦”的销量并未受到过多合资品牌小型车下压的影响,这款紧凑级轿车跟它们相比,具有天生大一级的优势。

人们总是有随大流的心态,“秦”一直处于销量榜单前列,让更多人购车时不假思索把其列入考虑意向。

在其他国产自主品牌进入滞销阶段时,“秦”却继续一马当先,凭借出众的外形和性价比,在金九银十的9月旺季,一举突破1.8万销量的大关,打破了由桑塔纳创下的单月销量最高纪录。

受益于定海新基地的启用,“唐”的产能转移到定海,江州基地生产“秦”的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中华汽车是不是压库了?真实销量有那么多吗?”

跟第二名捷达相比,“秦”的销量比之要多出足足三分之一,达到6000多辆。

这让不少车企销售负责人感到这个数据不真实,因为总感觉“秦”不可能如此受欢迎。

“我觉得是为了搏个好彩头吧,压库至少打破了纪录,算是今后可以当卖点的营销手段。想想‘中国卖得最好的轿车’名头就让人大为心动,国内轮营销手段合资品牌首推通用汽车,国产自主品牌就是中华了。”

身为同行,一名合资品牌的销售总监如此评论道。

很快,“秦”压库的看法基本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的共识,大家都等着下一个月“秦”的销量大幅回落,现出原形。

甚至有人打起了赌,赌“秦”的销量会回调到8000辆,因为今年前几个月平均销量在1万辆出头,尤其非典时期下降得很厉害只有6000辆。

“20032辆!”

一个月过去后,10月的销售数字出来,“秦”竟然自己再次打破记录,卖掉了2万辆新车,成为国内轿车行列当之无愧的王者。

“这绝对不可能!”

本以为“秦”会让出宝座,没想到其继续高歌猛进,和身后其他品牌的距离越拉越大。

20032这个数字,犹如闪亮的一记耳光重重扇在打算等着看笑话的人脸上。

压库也有行业潜规则,经销商的忍耐有限度,一旦主机厂玩得过火会引起经销商的集体反弹。因此,大规模的压库一般只能半年时间或者全年时间用上一次。

但“秦”先是1.8万,再到2万,连续两个月销量不断攀升,说明压库的推测不可能,这个数字完全就是“秦”的真实销量。

“到底谁在购买‘秦’?”

二三线城市的4S店卖疯了,一线城市人们更青睐合资品牌,但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却更看重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