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巧借东风(第3/4页)

如果连副总理都亲口说出小狗找大狗帮忙的话,那么在目前情况下小狗想要单独申请轿车牌照下来是绝无可能。地方国企都没有机会,更不用说民营性质的华夏工业了。

那么为了轿车牌照,韩皓就不得不利用迂回之策,在胡一鸣的提醒下,他盯上了二汽手中刚批复下来的轿车牌照。只不过现在华夏工业这只小狗,可是拿着大狗需要的筹码找上门讨价还价。

二汽的风神汽车想要拥有京安云豹的生产基地,就必须经过华夏工业这一关。而华夏工业需要借用轿车牌照,就必须得到二汽的同意。这样一来,双方就各自拥有了对方需要的筹码,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谈成这笔交易。

风神汽车新的轿车牌照容纳量为15万台,但在目前国情下,风神汽车肯定无法达到15万的生产规模。那么在这样条件下,就有把一些产能分配给华夏工业的可能性。

韩皓要的不多,他只要5万辆轿车产能就已经足够,毕竟捷达和富康的销量都是在6万辆左右徘徊。依照他的预计,中华轿车年销量在2万台已经是胜利,常规估计可能在1万出头。

如果不是胡一鸣指点,任凭韩皓想破头都无法想到这个妙招,借东风汽车的东风出海,实现自己的轿车梦。

这只是大战略的谋划,如果想要实现,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但这般进退自如的抢占制高点,给予了韩皓充分的活动空间。

如果二汽不答应借牌照,那么华夏工业就多了一个南方基地。若是二汽同意,那么华夏工业就能借道超车,实现进入轿车领域的夙愿。

海马汽车可以出让51%的股权借到了一汽的轿车牌照出海,那么华夏工业也能有样学样照葫芦画瓢。

当然要让韩皓割肉给二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二汽正处于历史上最虚弱的时刻。

韩皓的策略就是整合京安云豹,把云豹资产和风神汽车合作,风神汽车可以使用云豹作为生产基地,而中华轿车挂在风神汽车公司旗下使用他们的牌照销售。

风神汽车的蓝鸟轿车销售收益华夏工业不插手,同时中华轿车运作也由华夏工业单独完成。

名义上双方结婚,但实际上还是各顾各的,只不过各取所需罢了。

当然在细节上,还需要双方进一步交谈,合作的期限以及退出的方式都要谈判,华夏工业当然不会真正投靠二汽,二汽也不会一直忍受华夏工业的傍大腿行为,大家迟早会散伙。

二汽的少帅苗于玮从机械工业局空降,就是为了对这个背负沉重包袱的大国企进行改革,力争为其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单跟法国雪铁龙的合作不足以拯救二汽,横插在广汽本田项目中的发动机合资公司也只是苟延残喘,必须得利用起第二张轿车牌照才能为二汽带来改变。

但被寄予厚望的风神轿车项目遭遇到了大麻烦,横空杀出了华夏工业,他们抢先一步把风神寻找到合适的壳给占了。

苗于玮在机械工业局时见过韩皓,双方有过点头之交,只不过现在身份换成了企业老总,双方又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变成了一公一私。

风神汽车急需京安云豹这个壳,只要套上这个壳,蓝鸟小轿车就能下线为二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现在广本雅阁和通用别克在市场上大杀四方,当年出车当年盈利已经是定局。如果2.0L蓝鸟轿车进入市场,同样会吸引许多消费者购买。

现在这个壳,握在华夏工业手中,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么风神汽车的美好蓝图就可能告吹。

二汽本部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支援风神汽车,找不到生产基地搬回总部生产的话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现在市场上中级轿车非常红火,打击走私杜绝了走私车入境,轿车需求现在与日俱增。只要生产到市场上,就不用担心销量问题。

合则两利,分则独害,华夏工业影响不大,苗于玮清楚地知道现在二汽面临着如此境地。尽管国家给了许多措施,但二汽需要改变,需要寻找更强大合资伙伴是不容置辩的事实。单靠二汽自身,无法从泥潭中挣脱出来。

在中间人的介绍下,苗于玮见到了韩皓,开始了两家企业间的第一次对话。

“真是想象不到,京安云豹公司背后蕴含着如此重大的利益。小韩厂长,你能看到其中的机会可谓是商界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