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甘新卖菜上路(第3/4页)
而且,原世界中的小康虽然没有挖到曹翔这么大的大牛,但是反而促进了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持续研发,使得楚垣夕几乎全程跟进了研发进度。进度这种东西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跟进,无非是参与重大技术难关的讨论会,审核技术牛们制定的计划,听取项目进展汇报等等。
所以有危险确实是有危险,喝凉水都有危险何况是做项目,但是要说对风险一点评估都没有,楚垣夕是肯定不承认。
看楚垣夕的表情曹翔似乎也明白了什么,转念一想,这个游联网项目就算失败了其实在用户层面也无所谓,无非就是重新做一波活动的事儿,并不是赌博赌输了倾家荡产。怎么做活动把没上链的健康币收回来,就怎么做活动重新投放就是了,不用他操心,反而是能申请下专项基金,部署第二个数据中心,可以更有力的支撑起城市宝藏项目和健康币的运营。
想想米国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Starsky是怎么以自动驾驶为名讲故事,同时安排传统卡车司机打工的,阳光底下就没有新鲜事!
于是,楚垣夕敲定了时间表,游联网将于5月10号上线,而专项基金的申请需要一个周期,所以材料肯定不能等到上线之后再准备。
小康云,规模上肯定不如企鹅云,不如阿里云,但是在云领域的深度扎的更深,就像国朝的核弹一样,不需要毁灭世界100次,刚好够用就行。
敲定时间表之后楚垣夕立刻马不停蹄的接入甘新买菜的远程路演,甘新卖菜得到独立融资的许可之后筹备了20来天,经过一系列的架构调整,在徐欣的拉扯之下终于开始做融资了。
实际上他接进来的有点晚,鲁茵的发言已经讲完了,杨亨刚开始说。这是一家以联系CEO模式运营的公司,鲁茵和杨亨的股份与激励完全对半开,在投资人看来当然是有隐患的,而且是最不好调和的那种隐患,但是隐患没有爆发之前,就顶层战斗力而言肯定在效率上超过友商。
这段时间“巴人系”的融资是一个爆发期,无论是在小康、巅峰视效还是甘新买菜中,巴人集团都是主要投资人,所以楚垣夕混投资圈的频率也在飞快的增加。
只听杨亨说:“刚才鲁总说了说我们之前做了什么,我谈一些大的方向,以及接下来我们打算做什么,做这些事情需要多少钱,以及怎么花。”
接下来杨亨首先讲市场规模,国朝仅仅餐饮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每天4.5万亿,其中供应链成本占了四成,也就是1.8万亿,这还是没有统计便利店和超市的情况下,也就是生鲜toB的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而且没有铁幕玩家,给创业者留下足够的空间。
其实这也是行业弊端,也就是集中度不够。米国的市场也不小,Sysco、US Foods、PFGC这三家头部加起来市场占有率超过30%,国朝可能不到5%。带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想以并购的方式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没有好的并购模式。
国朝的性感创业者们开口必谈米国,必须在米国找到对标企业,杨亨也不能免俗。Sysco就是米国乃至全球的赛道霸主,去年市值400多亿$,前几天掉到130,但是一对标就发现人家是通过并购成为霸主的,成立至今已经做过300多次并购,跨区域整合产业上下游,形成一部辉煌的并购史。
楚垣夕心说这样也就不用为并购筹资了,完美。
国内做toB还有几个问题,主要是产地分散,缺乏标准,以及物流的履约成本太高。所以一般的toB创业都集中在某个地区,对于蔓延到全国范围保持谨慎。但是杨亨和鲁茵已经不满足于圈在粤东省内发展了,因此聘请徐欣主导的当代资本为财务顾问,打算向全国发力,第一步是去帝都和魔都。
明白人都知道这话什么意思,特别是看到楚垣夕上线之后。
做toB最重要的是实现较大百分比的货源直采,与上游优质的农业工厂达成合作。目前国内B端业务做的比较好的有黄团的快驴,还有黄团最近战投的望家欢,只有上游理顺才能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需要烧钱的地方是冷链物流,这是履约成本高企的地方。米国的人均冷库保有量是国朝的六倍,冷藏保温车是十倍,所以在米国做B端创业,有着基础设施优势。但是甘新要想发展成国内B端头部,自建物流这笔钱是省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