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外焦里嫩(第2/4页)
因此楚垣夕现在也是以尴尬和傻眼为主,但是能怪谁呢?当初好的从来都不教,这类技能则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手把手教了一溜够,这都是自己曾经造的孽啊!现在到了还债的时间。他心说这二位凑一块难道说互相之间发现了什么化学反应不成?
“这么说吧,创业导师、知识分享这俩,其实和成功学只是看着像。但是教成功学的,基本都没什么水平,纯忽悠为主,面对的精准用户层次更低,影响非常坏,而且很明显。创业导师和知识分享总得有点东西,纯骗的比较少,就算影响不好也是隐性的。
问题是,是否坑钱在于怎么卖,卖给谁,以及卖的东西有没有价值。我怕的是他卖课的时候卖的很high,恰了很多烂钱,卖给完全不需要的人,但是课件没东西,名义上是创业导师,实际上变成了成功学的销售。那咱们名声不就遭了?”
这么糟心的事情楚垣夕实在不想再提了,只能以观后效,让陆羽盯紧着点。
然而声叔还没打算走,而是拿出手机,跟楚垣夕说:“你让我们体验的这个小康AI群主,也不怎么样啊?它不怎么会聊天啊!根本不像你说的那么健谈。”
这是楚垣夕给他们预装的一个深度模拟板,让巴人的联合创始人们这几天来体验体验。既然用了巴人的钱进行领投,那么给“投资人”提前看看产品当然是天经地义的,这么牛逼的功能不能自己吹,得给别人体验之后让对方说好才行。
楚垣夕心说您理解能力不灵啊亲!“我说的‘健谈’不是聊天啊叔儿。你要知道对话机器人是图灵天王的水准,薛明真能解决对话bot我就留不住他了,小康+巴人庙还是太小,容不下这么大的大神。我说的健谈是它发券的时候特别会撩,掌握的推荐技巧好啊。你没感觉吗?”
“真没感觉!”
楚垣夕愤愤然:“那你肯定是这几天都没骑小康单车!”
为了搭建这个深度模拟板,小康研发部分也算煞费苦心了,接的是公网服务器,直接拿正式的骑行数据做基础,但券都是虚拟的,或者说小康的运营专员“编”出来的。这样根据体验者的路径,由AI群主去派券,才更接近真实的优惠券获取场景。
说着,楚垣夕把声叔的手机抢过来,打开一看,“我说,叔儿,你申请券的时候别光申请美食啊。这上哪给你发去?”
小康AI群主发券主要发的是小康自己以及各个商超的券,美食餐饮是另一个大类,其实这里边就不应该存在,但是考虑到未来兼容本地生活所以也都做在品类里了。
楚垣夕想到这里赶紧去找研发组确认有没有做选择性开启的功能,这种细节非常考项目经理,因为属于用户体验的范畴。
用户体验是一个必须换位思考的东西,而且需要在全流程上形成反馈机制,否则功能做的再好都可能适得其反。
就拿说阿里最近力推的口碑吧,为什么口碑的口碑一直不太成,不是功能不好,而是体验不佳。比如口碑上卖金拱门的优惠券,什么金凤来福鸡排堡之类的,本来能卖二十多的汉堡十块钱一个很美好。然而金拱门老早就断货了,可是断货两周券还一直都在卖着。
口碑可能会感觉这无所谓嘛,断货了用户退款不就完了?没占上这个便宜而已,又没吃亏?然而这个体验不好的核心之处在于,用户很可能是叠加了别的优惠券买的汉堡券,比如满X减N券,一退货叠加的优惠券就没了。
这种错漏,在设计功能的时候,项目经理是很难考虑到的,因为甚至不属于外部协调问题,而是合作伙伴不靠谱造成的。
但是实力甩锅并不能解决用户体验崩塌的问题,所以想要做好用户体验是个细腻而漫长的工作。所谓“产品不断打磨”,一般来说需要不断打磨的都是用户体验。
金拱门都出场了那好兄弟肯德基不能被落下,体验是一样的糟糕。
口碑有个新推出的羊毛店,其实就在传统优惠券渠道之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促销形式,以一种名为“薅羊毛”的线上内容产出羊毛这种特殊货币,用户用现金+羊毛购买优惠券。
羊毛店里的肯德基早餐券是39元+两公斤羊毛,这本来没什么不好的,比普通消费便宜。但是口碑的普通优惠券销售渠道里也有肯德基早餐,定价正好也是39元整,不需要其它任何货币,同时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