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遇到自己小号的感觉(第3/4页)
原本这些钱是给小康做战略储备的,还有投资建厂等等一应花销躺在日程表上,但是肯定有富余,当然也可以变通一二。此时如果有能力在跌价的资产中分辨出哪些是优质的,哪些是被错杀的,哪些是能够归回基本面的,确实值得研究一下到底要不要出门撒币。
基金业的大佬和LP们此时捂紧钱袋子,而楚垣夕跑出去撒币,有可能被人称为大头,但楚垣夕跟他们的心态不一样。人家是从事这个行业的,玩的是金融,衡量的是损益和风险,讲的是现金为王;楚垣夕做的是事业,只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自己想不想做,条件允许吗;第二目标有没有毛病,值得不值得。
更何况如果徐欣大佬手里有这么多活钱她肯定也会主动出击的。
只是制约楚垣夕正是“计划外”这三个字。计划外就说明巴人没有为并购进行过人才储备,不具备分辨好坏的能力,那就容易打眼。
就算有分析能力,没有合适的操盘手也难以做出合理的并购,因为很多公司的股权并不是像巴人和小康这么简单的。在一轮轮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条件,有各种早期投资人,签各种不合理的协议。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拿到控制权,这就需要操盘手抽丝剥茧的去梳理各方面的状况,然后拿出合适的并购条款。
这种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显然不能楚垣夕自己来做。而且现实条件也不允许,基金现阶段没法当面和创业者沟通,没法入场做DD,巴人一样没办法,就连招聘相关人才都费劲。
更何况巴人如果打算开展并购,并购啥呢?虽然可以有限跨界,总得是一些和小康巴人两种主业相关的吧?餐饮跌价跌的最惨,不能因为巴人信息做探店吃播就并购一批餐厅过来,那是胡闹,楚垣夕自己都忍不了。
所以最好是能对主业形成补充的,像天鲜配就属于强相关的,但是它价值没跌,非常不美丽。
这几天梁可年已经开了好多脑洞了。
梁可年虽然对巴人和小康都还没有充分的了解,但是抛开细节从大的逻辑上来思考仍然可以梳理出不错的思路。比如说巴人是文创公司,文创公司的涵义他了解,因为他的老爸也曾经干过,《乱世出山》一开始还是老梁的呢。
因此,并购运营夹娃娃机的公司如何?这肯定是跌价的先锋,越是全国性大公司此时越难运营,但未来也能回归基本面,同时还属于文创口。这种资产正好可以配置给神器公司巴拿拿,运营线下的IP衍生品,最好是并购带有上游产业链资源的企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再给娃娃机里里外外加持上《无道昏君》的IP,更是画龙点睛。
要知道国内从事文创行业的公司相比别的行业来说本来就不多,正经成气候的就更少,其中资金状况健康,风险抵御能力强的能有多少呢?政策又不太可能优先扶持。所以,经过洗牌之后下半年的市场肯定会更好。难就难在这个阶段文创公司怎么渡过难关,如果大面积倒下,行业就会断代。
楚垣夕立刻把梁可年这个脑洞拿给曹珊。
实际上巴拿拿现在也挺惨的,曹珊每天定时报丧,她之前玩的有点猛,导致现金流有点紧张。但是万幸,虽然楚垣夕跟曹珊说了可以转为孵化模式,允许独立融资,允许她真正当家作主云云,但是曹珊不知道是比较懒还是觉得没到合适的时间点,一直都没有转孵化。所以现在巴拿拿有需求,巴人集团还是要支援的,不像巅峰视效,可以见死不救。
为这事五位神壕玩家也找过楚垣夕,他们更不能坐视巴拿拿出问题。因此,之前一次巴拿拿的融资是在巴人娱乐的主导下完成的,这几天楚垣夕跟曹珊一直在进行沟通,到底用什么方案解决资金问题?是资金拆解?继续在巴人主导下融资?贷款?还是进入孵化状态?
曹珊也要考虑要不要完成这次重要的角色转变,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又比如,影视、动画与特效公司受到的影响也非常直接。影视本来就是寒冬,而动画和特效,所有中后期都是需要大量协同的工作,而且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宽带,很难远程办公。
就楚垣夕所知道的,有些求生欲强烈的团队已经在着手开发远程控制系统了,什么保密不保密的完全不管了,先让员工能够通过系统在家里远程造作在公司的工作站,进行特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