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国际化理想(第3/4页)
而且这件事还寄托着他的某种理想,就是小康的“国际化”。
早年很多国内公司吹嘘自己是国际化的大公司,实际上在外国无非建个办公室安装一台传真机而已。业务有没有呢?真有,但是以转口贸易为主。不过吹牛的时候不落下风。
到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情况稍有好转,因为借助苹果和谷歌的国际化,很多“国际化”的互联网企业把自己的APP输出到国外,赚取$,因此可以堂堂正正的说自己是国际化的大公司。
然而这种国际化仍然非常的虚。真正国际化,是华为、小米以及其它类似企业行为才叫国际化,不但要把产品卖到国外,影响力也要投放到国外,每天和外国用户产生实际的接触,穿透无形的屏障,成为外国用户的必须,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声音,这才是正经的国际化。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纯做应用能达到这种影响力的企业,目前国内只有头条系证明了自己。甚至Tik Tok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外国人的必需品,因此引来脸书等等老牌社交媒体的盘外招打压,指控其收集用户隐私云云,引起米国政府的警惕。然鹅,在收集并泄露用户隐私这方面,没有人比脸书做的更彻底,堪为全球创业者表率。
其它例如一些手游公司无非就是输出了一些“调剂品”,钱是可以赚到,但是绝对没人打压。
楚垣夕把理想和现实分的比较开,现实就是国内成为首屈一指的企业,有资格把握未来,理想就是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现实他可以靠自己努力来实现,但理想需要一些运气。
运气好,最好能做到可口可乐那种程度,有肥宅快乐水那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在外国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虽然想要做到这种程度很难,但为了理想而努力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至于说,仅有国朝本土和东南亚这片近邻,能不能算是国际化?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常凯申为什么死命都要保住金门马祖?因为金门马祖代表胡建,保住金门马祖就可以自称下辖了两个省,可以要求别人不能叫他高官。否则常凯申哪来的脸维持五院制?
小康也是一样,在东南亚站稳脚跟,真正成为当地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然可以自称国际化。
所以楚垣夕非常迫切的需要在伊丽莎白走之前和她进行一次深谈,了解她的进度,洞察她的思想。这是最迫切的工作。
伊丽莎白的这个实地考察是必须的,东南亚虽然可以化为一个整体,但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国家和市场,必须要分别考察,需要很多时间。而且关键在于用商业眼光去衡量,去思考各自的异同以及自己入场的姿势。
实际上小康国内部分伊丽莎白已经跟进的差不多了,从单车到门店,从物流到供应链,从APP到后台,乃至于购买各种服务、数据等等。
她的泡泡2016年破裂之前摊子虽然铺的很大很开,但并不是做互联网的,更不用说移动互联网,不过作为大企业掌门人,深受一万小时理论熏陶,学习能力绝对不差。经过在小康的学习和近距离观察,目前已经对移动互联网的玩法产生了比较强的洞察力,甚至在楚垣夕的授意之下跟着薛建华进行过一些实操。
虽然说她肯定欠缺相关经验,但互联网方面反而不是楚垣夕需要担心的,因为伊丽莎白背后是小康,她直接使用小康的产品,只不过数据库里的内容不一样而已。真正需要她到时候实操的,主要还是购买相关企业服务。
这方面,东南亚本地因为创业风潮炽热,各种新兴产业留下的空白都有创业者挺身而出,区别只在于服务的需求方有没有能力买到。
如果让楚垣夕去,估计就是进入泥沼的感觉,但是之所以跟伊丽莎白一拍即合,就是因为她是有能力买到服务的人。
所以,在楚垣夕看来伊丽莎白缺的其实是区块链方面的应用理念和经验,缺的是小康独有的线上内容-移动支付-信用体系构建-社交这套连招所指向的顶层架构。
这方面,楚垣夕需要等到明年,她真正准备好了开启远征的时候,再决定是把所有一整套玩法倾囊以授,还是先不考虑这种高段位的玩法,让伊丽莎白先把底层的便利店+共享滑板车体系建设起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