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楚垣夕第一次高谈阔论(第3/4页)

因此巴人集团只负责收钱,然后每个版本更新之后给对方传输一遍新版本的代码和资源,随便对方怎么用。其它方面几乎对东亚两国的运营无法施加影响,也收不到什么有用的反馈,人家有什么需求自己就动手了。

这种模式有点像联运组的操作流程,各个渠道有什么要求,联运组的程序猿直接改代码,不用麻烦开发组。但是奈特码宝做的又比联运更深入。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巴人游戏在出海中太“安逸”,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造成这种情况的其实正是因为楚垣夕没把巴人游戏当成核心资产,所以在《乱世出山》已经开始搂钱之后,他自己并没有将大部分精力继续投入到游戏里去。而集团化之后,巴人游戏的海外业务方面又没有处理好。

一方面在公司还叫“巴人娱乐”的时候最重要的海外代理权就交出去了,走了造不如买的道路,省心。另一方面自己内部的结构也不尽合理,赵杰那边以游戏产品的研发为主,运营的是游戏内的活动,但对整个权利的运营是最后重复造轮子的阶段才开始的。

这就导致了海外运营方面楚垣夕没上心,赵杰上不了心,而莫妮卡根本不敢上心。楚垣夕不发号施令要求游戏出海,她不会去主动推动这件事,因为她自己不懂游戏,而游戏出海明显属于集团战略。

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巴人集团内部权责不明,游戏出海这么重要的整体战略没有划分清楚到底归谁的一亩三分地。

真要认真复盘的话,主要是当时楚垣夕判断卡牌游戏在北美没什么钱途,而他主要的目标是靠巴人集团搂钱,成为现金奶牛给小康打辅助,没钱途的事情懒得做。所以干脆就不去了,直接忽略了用《乱世出山》进行练兵,来锻炼出一个主打北美大区的游戏运营团队的价值。这才是真正落后于各路友商的短板。

当然了,这些内幕也没必要分享给投资者,因为楚垣夕也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错误”,顶多算是小小的失误,顺手就能做的事情没有做。其实不做也有不做的好处,引而不发不降估值啊。万一做了然后做错了,插羽而归,说不定还被阿里看轻了呢,资本市场中任何行为都是联动的,到了集团战略层面很可能在引发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且塞翁又一次失马,正因为没顺这把手,所以在阿里对巴人游戏的收购中,也没有收走巴人的海外自媒体账户,这些账户还留在手里,只是楚垣夕告诉莫妮卡今后不要再更《乱世出山》相关内容而已。

那么这时候应该说什么呢?

楚垣夕放下矿泉水,露出思索的神态,然后说:“您是看了Q3的海外手游报道是吧?Q3岛国区《乱世出山》确实排到了收入第三,但是很多报道都在误读,说《乱世出山》多牛,其实并没有。主要是原来排前边的竞品跌了,《乱世出山》增长了一点很有限。”

岛国手游Q3收入排行和Q2相比,前五名几乎不变,只是《智龙迷城》三个月内“只”录得了1.3亿$,略微强于渣易《荒野行动》,但是被《乱世出山》反超。《荒野行动》这几个月大搞活动,动静非常大,两次登顶畅销榜,只是总收入还是差一口气,不过距离《智龙迷城》已经相当接近。

这个收入变化其实不大,但是正好错了一位,“排名前三”这个效应在岛国玩家里还是引起一番不大不小的讨论,进而让天朝本地的玩家也high了一下,赵杰那边还顺势搞了一波活动。不过数据出来的时候楚垣夕已经开始筹划巴人游戏的出售了,所以没当回事。

只听楚垣夕说:“关于出海方面,其实我过半年再做分享比较好,半年之后可能很多东西已经验证了,现在对我来说都处在大胆假设阶段。我现在能透露的就是巴人集团准备搞个大动作,要做一次现金交换增值的尝试。所以暂时不方便说。”

投资人抓耳挠腮:“为什么不方便说啊?”

楚垣夕心说因为国内比我们有钱的太多了!“因为,因为我们下一个要尝试的是在北美大区发力。您知道,北美大区一直都是全球手游收入最高的区。这个尝试如果跑通了,对我们整个游戏产业都有深远的影响啊。本来要是没有并购的话现在就已经验证了,但是,总之验证时间需要推迟到下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