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求之不得(第2/3页)
谢湛一回,便是连夜召集幕僚彻夜开会,第二日,自北境端王府出去的消息,足以引起天下震动。
朝廷早就给谢湛扣上了造反的帽子,而他也不介意坐实。
他先是联系北境十城,进入备战状态,又先调集粮草,让林放督军支援,先把北境蛮人先打出去。
他不在时,北境一样运转,可在谢湛回归时,却有一些不一样了。
就像是定海神针回归一般,没过冬日,蛮人撤军。
同时,萧恪把七皇子毒死狱中,然后大权在握,又血屠了一批死谏大臣,造成了赫赫有名的午门之变。
他改年号为乾元,登基,为萧元帝。
北境与京城正式敌对,遥遥相望。
深冬,北境大雪。
端王府里正供着上好的银丝炭,把室内烘的温暖如春。
谢湛前些日子去犒军,近几日才赶回来,有时候批着文件便能睡着。此时他窝在太师椅里,身上盖着貂裘睡的正熟。
将夜不欲吵他,正拿着一卷书安静的读。
王府众人知晓自家王爷在乎极了这银发的男人,见两人平日一同起居,也从不置喙。倒是尉迟老将受老王爷恩惠,对谢湛直谏了几次,被他顽固的样子气的胡须倒竖,也不管了。
他想,总归端王又不可能真的把男人娶回家,好龙阳便龙阳吧,端王也就这一个血脉了,还能咋地。
谢湛不多时撑起身子,有些迟钝地眨了眨眼,问道:“什么时辰了?”
“子时了。”将夜把他揽入怀里,慢慢地梳理着他的发,低声道:“若还是困,今晚便不看文件了,早些歇息。”
“倒是有了些精神,无妨。”谢湛感觉到头皮被人按摩的很舒服,笑着闭上眼躺在将夜怀里,道:“大雪已封门数日,在过不久便是年关,不少事情都需要操心,我可万万不能在此时偷闲。”
“仗打赢了,战利品安置交给下面的人去办。”
“总还要去看朝堂的情况吧,萧恪此人,深沉残暴,明帝时期被压着的起义此时都爆发出来,结果全被血腥镇压,牵连无数。”
“那是他自作自受,怪不得旁人。”
“那还有至今仍然蛰伏的荣信钱庄业务转移一事……”
“这事也要你操心,掌柜不如自己找根绳吊死。”
“……”
将夜说话越发刻薄,却把谢湛逗得止不住的笑。
将夜挑眉:“笑什么?”
“笑你,这两日我是没怎么陪你,教你无聊了。”谢湛越发地清楚将夜此时为什么闹情绪,他分明就是和天下醋了起来,埋怨他太关注北境军务,忽略他了。
“……没有。”将夜当然不肯承认,只是别过头。
谢湛越是觉得他可爱起来,笑够了便埋首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道:“到年关时,我有个惊喜给你。”
“哦?那我等着。”将夜算了算日子,也不过十几天功夫,倒是值得期待一下。然后又忍不住问道:“是什么?”
“不告诉你。”
时间越发地近了。
端王府里年味浓重,北境各大势力送来的贺礼堆成了山,总管忙着登记造册,并且统一回礼。能得到端王府回礼定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怠慢不得。
谢湛上已无高堂,又未成婚,余下的亲戚皆是旁系,连好友都会回家陪伴亲人,他倒是孑然一身无牵无挂。
将夜被他除夕时节拉到了城楼上,遥望着灯火如昼的幽月城。
此时夜风深寒,积雪未化。
谢湛披着貂裘,提着灯与他并肩走在城墙之上,城外是漠漠的黄沙古道,城内便是阖家团圆,满城灯花。
谢湛先是吩咐随从去给城墙上负责守望敌情的士兵送些吃食,然后又牵着将夜慢慢地走着,说道:“你看看这座城池。”
“很美。”将夜看着谢湛漆黑的眼睛,在星光之下格外动人,他不知是在夸人,还是在夸城池,道:“不愧是你的治下。”
“我曾经以为我拥有的越多,便要越发自省,谨慎行事,因为我背负着无数的生命。”谢湛看向城池底下,城中舞龙舞狮,民谣粗放,灯花绽放。“我第一次登上这里时,不过十二岁,我每次觉得迷茫困顿时,便会来此看看,找寻再撑下去的理由。”
他被父亲扔进军营吃苦,又被迫背起担子,对当年一个没有丝毫记忆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太过艰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