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第四章 太盛难守(第4/6页)
整日在家坐着也是无趣,于是二月初九这一日,我吩咐谢客,预备去信王府看望启春和她的女儿安定县主。正更衣时,忽听门外小丫头道:“老夫人来了……”
我忙抛下只穿了一半的长衣,上前迎接。但觉眼前一亮,母亲身着藕荷色暗卷草纹褙子,下着青灰地秋香色团花长裙,高髻溜光水滑,簪着一朵光灿灿的珠花,脂粉白腻而服帖,看起来年轻了十几岁。
我笑道:“母亲今日来得早,怎的也不多睡一会儿?”
母亲笑道:“想着你这里还乱糟糟的,自然要早些过来瞧瞧。”说罢瞧了瞧我腰上簇新的粉白衬裙,又瞧了瞧衣架上娇艳的紫红色银丝团花窄袖长衣,“快把衣裳穿好,免得着凉。我听钱管家说,你要出去。去哪里?”
我一面由绿萼服侍着穿衣,一面笑道:“女儿想去信王府看望启姐姐。”说着一指桌上早已备好的礼物,“母亲瞧,给安定县主的礼都备好了。”
母亲翻开盒子一瞧,但见是金银玉长命锁各一对,衣箱里还有八套小儿鲜亮的衣裳鞋袜。“东西倒精细。世子王妃是你弟妇的嫂嫂,又自幼与你交好,去看一看也是应当的。只是……难道你不该先去看望一下旧主么?”
我一怔:“熙平大长公主?母亲不是不喜欢她么?怎的专程叮嘱我去看她?”
母亲淡淡一笑:“不喜欢……倒也谈不上。大长公主毕竟救过我们一家的性命,又送你们姐妹入宫,若没有她,也不会有我们一家的今日。”说着上前来亲自理直了我的衣襟,意味深长道,“早些去,也早些了。”
我笑道:“母亲是盼望我去了这一次后,从此不必再去么?”
母亲道:“好容易你出宫来了,我只盼着我们一家从此平平安安的。”她退了两步,无声无息地合上衣箱。
绿萼连忙上前来在我腰间坠上玉佩,于是我低头吩咐她:“拿我的拜帖,送去熙平大长公主府,就说我午后要去拜见殿下。”
绿萼应声去了。母亲拉着我坐在妆台前,细细挑选了一枚七宝花钿,亲自为我戴上,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你不想出去会客,那就在后面歇息半日好了。那些贵妇小姐,母亲代你打发。”
我心中一暖,忍不住环住母亲的腰,靠在她身上。静下来,能听见她的心跳。遂低低道:“多谢母亲。”
午后,我的车停在熙平大长公主府的正门下。只见慧珠带了十几个中年仆妇端端正正地立在阶下迎接我,见我来了,忙拜了下去。慧珠身着秋香色短袄,头上簪着两朵桃花并一支赤金华钗。恍惚还是我入宫后头一个新年回府,慧珠也是这样领着府中众人站在门外迎接我。转眼已足足十年,好些当年与母亲共事的人,仍在其中,还有好些却已不在了,换了更年轻更精明的面孔。
慧珠上前行了一礼,一脸热切的笑容:“殿下知道君侯要来,特命奴婢在此迎接。”我一面扶了她的手下车,一面笑道:“姑姑太客气了,唤我玉机便好。”
慧珠道:“君侯是贵人,奴婢不敢直呼君侯的名讳。”
我笑道:“那就还像在宫里一样,唤我大人好了。”
慧珠扶着我越过下拜的众人:“奴婢遵命。大长公主殿下说,大人不但是贵客,更像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般亲切。殿下早就盼着大人回来了。”
我笑道:“有半年未见大长公主殿下了,殿下的病可有好些?”
慧珠笑道:“原本只是发愁圣上几时做太子,自从圣上做了太子,就好些。如今圣上登基,除了太皇太后,第一位礼敬的,是咱们大长公主。殿下万事顺心,病自然好得快。加上得知大人今日要来,当真是喜出望外。殿下常说,圣上能登基,都是大人的功劳,整日盼着大人来呢。”
我忙道:“殿下谬赞。圣上本来就得先帝钟爱,即位是顺理成章的。旧年在宫中匆匆一面,见殿下病得厉害,听姑姑如此一说,玉机便放心了。”
熙平在东耳室的红木兽脚梅鹤纹浮雕长榻上坐着,依旧捧着手炉,就像入宫前那一年冬天我到这里挑紫色缎子时的样子,依稀连她身上衣裳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虽然开春,炭火却依旧不熄。屋里有些燥热,但见她薄薄一层脂粉下,透出两团娇丽的红,面颊也没有那么浮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