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十四章 君子致命(第5/5页)

我淡淡一笑道:“王妃爱子心切,自然寝食难安。世子殿下在狱中可也是寝食难安么?”

高曈欲待答话,忽然一怔,侧头思想片刻,含一丝疑色道:“这……好似并没有。哥哥很镇定,每当母亲去看望时,哥哥还时常宽慰母亲。”顿一顿,又道,“母亲放心不下,也问过狱吏,哥哥每日都做些什么。狱吏说,哥哥不是静坐,便是看书,夜来无事,便脱了衣裳练功,每日睡得早,起得也早,沉默寡言,也不与旁人交谈。狱吏还说,常听人说起哥哥在桂阳剿灭南蛮的英勇果决,却想不到哥哥是这样一个沉稳安静的人。”她微微松一口气,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说来,莫不是哥哥心中已有成算?”

我微笑道:“既然世子殿下不以为苦,王妃和小姐大可宽心。”

高曈垂头叹道:“只要哥哥还在牢狱中一天,母亲是怎么都宽不了心的,我又是个最没用的人。如果嫂嫂在府里,母亲也不用怕那些姨娘了。”

我关切道:“世子出事后,府上给启姐姐送信了么?”

高曈道:“嫂嫂偶尔写信给母亲,虽说也会告诉母亲自己在何处,但在一处总不过三五日,不待回信送到,便又去了别处。现下不知嫂嫂在何处。”

我又问:“去启姐姐的娘家问了么?”

高曈道:“如何没去?抚军将军府的人说已经传信给嫂嫂了,却不知她收到没有,至今也是音信全无。嫂嫂当真无情。”说到此处,不自觉已闪过失望与怨恨的神色,随即扬眸感激道,“幸而哥哥身边还有大人——”见我神色一冷,忙接口道,“肯去瞧他。母亲常说,大人是最聪明的,只要有大人在,母亲就放心许多。大人若能早些来看哥哥就好了。”

我默然,只转头望着窗外。月光照亮了青石路并不齐整的缝隙,丝丝闪着银光扭曲飞旋的向后急退,如急开急败的花,被滚滚车轮死死压住,不给它们第二次盛开机会。这就是我和高旸的命运,一切已逝,多说无益。

高曈见我不理会她,便不敢再说。良久,我亦觉失礼,于是道:“启姐姐一定会回来的。”

高曈垂头道:“是。”如此直到我们到达黄门狱,彼此再不交一语。

黄门狱在皇城东北角,原属于御史台,是御史台北狱,用以关押王公贵族、文武百官之中犯了大罪的奸慝之人。皇帝登基的前十年间废骁王党一众官员一直在此关押受审,听闻许多官员在此不堪酷刑,或屈招,或身死。久而久之,这座监狱被冠以东汉末关押党锢、制造无数冤案的那座恐怖监狱的名字——黄门北寺狱。后来竟连皇帝自己也这样唤它。东汉司隶校尉李膺便是被关在此处,后遇大赦,“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与窦武合谋欲废杀宦官的陈蕃,也被关入此处,众宦官“即日害之”。

高旸的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因是亲王世子,竟也被关到了此处,可见皇帝从来没有放松对信亲王一家的戒备——尤其是有声绩又有军功的信王世子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