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三十五章 前后轩轾(第5/6页)

芳馨道:“这……慧媛就不怕陛下向颖妃求证么?”

我叹道:“这样的小事,陛下哪里会问?即便问了,慧媛只推记不清楚又能如何?我提议请颖妃来御书房,就是要看颖妃与慧媛当面对质,可惜他不愿意费这个心。且若不是陛下亲荐封若水,恐怕根本就不会郑重其事地召慧媛去御书房过问此事。若没有这桩事,慧媛虽也不会真的选高曈进宫引罪上身,但想方设法表白一番总是要的。枕榻之畔,不是随她去说么?”

芳馨倒吸一口凉气,颤声道:“这慧媛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颖妃娘娘可是权倾六宫啊……”

我揉一揉眉心:“她恐怕是要取颖妃而代之。不但是颖妃,恐怕还有我。”

芳馨怔了片刻,忽然笑了出来:“她不过是个小小的媛,出身又低,如何能和颖妃娘娘相比?又如何与姑娘比?”

“出身?”我哧的一笑:“颖妃出身商贾之家,我和玉枢出身奴籍,不都到了如今这个地位?”

芳馨道:“这可是颖妃娘娘和姑娘多年苦心经营出来的。慧媛凭什么?”

我笑道:“颖妃当年被周贵妃和锦素逐出宫的时候,姑姑可想到她还有今日?姑姑可曾想过玉枢会进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慧媛比颖妃可得宠得多。如此浸淫……”遂冷寂道,“就怕天长日久……”

芳馨赔笑道:“姑娘多虑。慧媛和颖妃、和姑娘相比,还差得远呢。”

我提起银箸,随意挑着虾仁:“姑姑可知道,慧媛与颖妃可算是有家仇的?”

芳馨大吃一惊:“什么家仇?”

我笑道:“慧媛平氏的家族因参与四年前的江南铸银案获罪,慧媛才被没入宫中为婢。这件大案就是颖妃的家中告发的。姑姑说,慧媛和颖妃是不是有家仇?”

芳馨先是恍然,随即一惊:“那么如此说来,颖妃暗示慧媛选宗室之女也是……”又压低了声音,“为了让慧媛失宠么?想不到慧媛恶人先告状。”

心底生出一丝寒意,箸尖的虾仁也凉了,咬在口中像一团腥膻的腐肉:“汉伏波将军马援曾说,人耻‘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153]。慧媛志大图远,不可小视。从前陛下迟迟不肯册封昌平郡王的侍妾苗氏为更衣,慧媛一劝,当即封为佳人,太后大悦,母子和洽。她对我极尽奉承之能事,谢罪不说,还要在面圣之前就向我请安。这叫‘赞马多力而使负千钧、赞马肥壮而驱驰致死’,也可以叫作……嗯……‘捧杀’。”

芳馨掩口笑道:“这是什么怪话,奴婢从未听过。”

我又道:“对颖妃便是所谓的‘浸润之谮’,水滴石穿。颖妃日理万机,难免出错。本来呢,‘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疾’,臣子争讼互弹,女子争宠相害,也是平常事。从前我还觉得她恭顺安静、进退有度,现在既然盘算到我身上,就别怪我容不得她。”

芳馨叹道:“姑娘宽容,甚少容不下谁。”

我又拈了一枚虾仁在笋汤里浸着:“走到这一步,不能有一丝错处。性命攸关,更不容一丝犹豫。”

芳馨道:“是。姑娘既然已识破了慧媛的用意,自然好防着。只是颖妃那里……”

我笑道:“上一次颖妃跟我抱怨,章华宫的碧螺春茶都是宫里人挑了剩下的。姑姑便将这里的好茶送些去,听听颖妃怎么说。”

芳馨会意:“奴婢这就去。这会儿正用午膳,想必得空见奴婢。”于是命绿萼来服侍我用膳,自寻了好茶送去章华宫。

说话太久,菜都凉了,于是胡乱喝了两口汤便命人撤膳。正漱口时,芳馨回来了。我笑问:“漱玉斋的茶,颖妃还喜欢么?”

芳馨笑道:“颖妃娘娘说,多日前的戏语,想不到姑娘还记着。”待宫人们都退了下来,方才沉声道,“奴婢将慧媛的话学给娘娘听,娘娘说,她从没说过当选宗室之女这样的话。只说,华阳公主的顾虑喜好不可不顾,但侍读女巡的容貌才华也不能不顾,想来想去,若此女是皇室眷属,便两全其美了。”

我笑道:“皇室眷属?除了长公主的女儿和宗室女,哪一位眷属的女儿陛下不能纳为妃子?宗室中睿平郡王的长女松阳县主才只有十岁,昌平郡王还没有女儿呢。熙平长公主的独女柔桑县主年龄倒是合宜,但她既然贵为县主,如何会进宫当一个小小的女巡?剩下的唯有信王那些庶出的、没得册封的女儿了。颖妃这话虽是暗示,却与明示毫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