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八章 岁不我与(第3/4页)

小简道:“昱妃娘娘所生的小皇子现下两岁半了,陛下喜欢得很,一得空便抱在膝上亲自教他认字。有时烦躁了,只要三皇子一哄,便立刻好了。时常也和太后一起看昱妃娘娘舞剑。只是近年来新宠甚多,昱妃娘娘又专心剑术,不大趋奉,虽然常常见面,却很少侍寝。是了,近来昱妃娘娘家还有一件喜事。”

我笑道:“是何喜事?”

小简道:“昱妃娘娘的胞妹邢二姑娘,常来宫中陪太后舞剑,这两年也是由太后看着长大的。太后做主,将邢二姑娘许配给睿平郡王做正妃了。睿平郡王从前的那位董妃薨逝了三四年了,睿平郡王只肯娶一位侧妃来照料松阳县主。如今肯娶邢二姑娘为妃,可见她入得王爷法眼。太后别提多欢喜了。姐妹嫁了兄弟,这不是亲上做亲的好事么?”

昱妃的妹妹邢茜倩在昱妃有孕的时候,曾入宫陪伴,我是见过的。那时候她只有十三四岁,想不到如今也要嫁人了。倒是我自己,像从来不曾长大一般,多年来只是停在原地,“不知老之将至”[29]。我笑道:“睿平郡王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一味地醉心音律么?”

小简道:“可不是?睿平郡王把宫里梨园的一个古怪乐师叫师什么的请了回府,去年在太后寿宴上,王爷还亲自为戏子梁艳生奏琴呢。一曲唱下来,太后不但没笑,还赔了许多眼泪呢。”

我和绿萼相视而笑。我又问:“不知弘阳郡王殿下几时回宫?”

小简道:“弘阳郡王殿下除夕之前必定回宫。陛下已经选了前朝一位国公的府邸,开春后好生修缮一番就要给弘阳郡王开府了。过两年王爷纳妃,恐怕就要封亲王了呢。那位侍读刘女史,肯定也会升官的。”

亲王?为何不能是太子呢?也罢,除了皇后,竟是人人都好。只听小简又道:“其实这三年,陛下还是惦念大人的。大人今番回宫,定然大有作为。”

皇后病危,三妃平分秋色,玉枢又生了皇子和公主,我自可“大有作为”。自然,我身为女录,也可在任上“大有作为”。想不到数年不见,小简也学会了“贞信多断”[30]、语焉不详这一套。我暗自冷笑,欠身道:“多谢公公提点。”

小简道:“当年陛下瞧大人身子不好,准大人回家休养三年,如今也该收收心了。瞧大人的气色,倒比三年前好了许多,可见汴河水养人。元旦那日,大人可要早些入宫才好。”

我微笑道:“这是自然。不知我入宫后住在哪里?”

小简笑道:“漱玉斋还空着,芳馨姑姑守着。大人回宫,自然还是住在漱玉斋中。任凭这两年流水似的几十个女御,后宫之中被塞得满满当当,陛下也没有将漱玉斋再赐给别人。只有偶尔升平长公主回宫,才会住上一两日。大人回宫后,当是一应如旧,连根针线也没动过的。”

我忙道:“从前是宫室有富余。如今妃嫔众多,皇子公主陆续降生,玉机如何还敢独居一院?请陛下另赐别居。”

小简道:“大人多虑。那些女御也就是宫女罢了,开恩呢,便让她们住在东西四宫后面的厢房。若公事公办,只该住在监舍才对。陛下赐居漱玉斋,谁敢多口?其实这两年陛下忙于备战,且精神渐渐不好,许多上书来不及细看就交了下去,办错了好几件。陛下恼怒起来,几个大佬都被罢了官。陛下还曾提拔过两个内侍专在御书房中掌管文书金印,还没几日便和外臣眉来眼去,生事作耗,龙颜大怒,全给打死了。如今专等大人回宫,陛下也能轻松些了。”

我沉吟道:“其实陛下从来不反对妃嫔议政的,颖妃和昱妃都知书达理,难道二位娘娘就不能……”

小简道:“颖妃娘娘忙于打理内府,还要操心筹措军饷之事。至于昱妃……大人是知道缘故的。”

因为昱妃有子,且深得皇帝的喜爱,所以不能让她入御书房参政,免得外面对立储之事纷纷乱猜。想深一层,能参政的妃嫔必定身份尊贵,就像皇后与当年的尚太后一般。且皇后与尚太后参政时,太子之位已定。如此说来,我既然做了这个书佐女官,多半便不会成为妃嫔。

一颗心顿时放了下来,果然是“大有作为”。

近三年没有回京,总该去熙平长公主府拜望一下昔日的恩主。咸平十五年春天,我离开长公主府的时候,因深恨她将玉枢送入宫中,没有与她多言。如今见玉枢地位稳固,儿女双全,又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掌管文乐坊,闲来以深爱的歌舞为事,这一份担心与怨恨,也渐渐淡了。毕竟她现下的安稳快乐是母亲最满意的事情。况且我虽然入宫早,但真正令我家富贵繁华的却是玉枢。来日之事无法预料,姑且“祝哽在前,祝噎在后”[31]“努力加餐饭”[32]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