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四十一章 骐骥之尾(第3/5页)
芳馨道:“不知皇后日后会不会再查此事?”
我叹道:“也许会吧。谁知道呢?”
五月初五这一日,铅云迫在头顶,几乎要滴出水来。一树碧色胶凝成牙白窗纱上一片沉闷的阴影。整个西厢都暗沉沉的。然而室中的欢声笑语却如同数日不见的夏阳,热烈而刻意。
尚太后轻轻抚着青阳公主的柔发:“果然上了学便不一样了,小小的人儿,能说会道的。”
皇后与太后同在榻上坐着,倾身笑道:“母后不知道,青阳午歇的时候,拉着穆仙说个没完,常误了午觉,到了下午上课时,却又瞌睡。幸而她年纪最小,夫子也不怪罪。若换了义阳和平阳,夫子定要把两只手都打肿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青阳公主只把脸埋在太后怀中,叽叽咯咯地笑着。太后慈爱地拍拍青阳公主的肩头:“这样说来,青阳的淘气和义阳小时候是一样的。”
皇后轻轻拉过身边的义阳公主,转头向太后道:“义阳从前是有些淘气,如今却长进了。贵妃虽不在宫中,义阳却日日早起晨练,已将一套新剑法练得纯熟。只怕不日就能陪母后练剑了呢。”
太后又惊又喜,招手道:“难得今日不用上学,就演一套剑法给本宫瞧瞧。”
义阳站到太后身边,牵着她的衣袖微笑道:“儿臣恭请皇祖母指正。”
太后左手抱着青阳公主,右手拉着义阳公主,笑容满面地瞧个不住。平阳公主乖巧地跽坐于皇后身边,一言不发。太后伸手拉过平阳公主,慈爱道:“这孩子,每常来也不爱说话。”
平阳公主移坐于太后身边,眼睛却只看着皇后。太后向皇后道:“想来是你忙于政事,无暇陪伴,又管得太严的缘故。女孩子家,要明快些才好。”
皇后欠身道:“母后教训得是。平阳生来胆怯好静,不能和她义阳姐姐相比。儿臣想着,若少疼些,只怕她还能长进。”
太后笑道:“皇后是嫡母,对所有的孩子都当一视同仁,不分彼此。怎么本宫瞧着,皇后倒偏心义阳和青阳。”
义阳公主和青阳公主是周贵妃所生,周贵妃跟随皇帝在前线,想来陆皇后对周贵妃的孩子是极尽优待,自己亲生的平阳公主倒暂向后靠,也不让她在太后面前多说一句。皇后笑道:“不是儿臣偏心,是义阳和青阳更招人疼。”
熙平长公主坐在皇太后下首,执了一方杏色墨兰花的帕子,掩口一笑:“三位公主都是母后嫡亲的孙女,自然各个都是好的。”
太后笑道:“还是熙平说话好听。”
熙平长公主又道:“皇后娘娘说平阳公主胆小,这个臣妾不能苟同。今天早晨臣妾还看见平阳和义阳两个骑在遇乔宫的宫墙上摘柳条。臣妾在下面吓得一声不敢出,生怕惊了二位公主。谁知义阳带着平阳一道,轻轻巧巧就从墙头上顺梯子爬下来,还一人编了一顶草帽在头上。”皇后面色微变,义阳公主和平阳公主顿时红了脸,姐妹俩相看一眼,都低头不语。
熙平长公主扫一眼皇后,又笑道:“义阳自幼学武,也就罢了。想不到平阳也这样胆大。”
太后见皇后有些尴尬,遂轻轻一拂衣袖,微笑道:“本宫小的时候,随父亲练武,为了练习轻功步法,日日都要在两丈来高的木桩子上走上十个来回。架梯子爬墙又算得了什么?”说着伸左臂环住平阳公主,慈和道,“只是平阳没有练过武功,竟也敢攀墙折柳,可见太祖的勇武之风,果然是一脉相承。”
熙平笑道:“谁说不是呢?皇后娘娘再也不可说平阳胆怯了。只因女儿家脸皮薄,这样当众赖她,小心她恼了。”脸向着太后,一双妙目却看着皇后。
皇后不动声色,口角含一缕轻浅的笑:“皇儿本性若是勇武,岂是本宫言语可改?只是皇儿从未学过武功,此举未免令母后担心。义阳虽然学过功夫,也要小心为上。”
义阳公主和平阳公主忙欠身道:“儿臣有错。请母后降罪。”
熙平笑道:“今天过节,该欢欢喜喜才是。况且太后喜欢,这罪可以不必请了,娘娘也不准罚。”
皇后微笑道:“皇姐所言甚是。”
皇太子高显和弘阳郡王高曜并列立在皇后下首,我和五位女巡分列两旁。我冷眼瞧着皇后与长公主借着平阳公主攀墙折柳的事互讽,不由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