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三十二章 天下混一(第5/5页)
到了定乾宫,才知苏燕燕已领着平阳公主回宫了。封若水带着义阳公主和青阳公主,正要寻锦素和高显一道回去,却发现大书房中只剩了几个学倌和宫女,并不见两位皇子。忽见李演走进来行了一礼,道:“请朱大人和于大人稍待,皇太子殿下和弘阳郡王殿下正在御书房里,圣上考问功课呢。请朱大人和于大人在仪元殿坐等。”
这是我第一次仔细打量仪元殿。雕龙金座高高在上,光明正大的匾额悬在半空,仿佛随时都会跌下来。烫金的大字如浮游在空中的小蛇,瑟瑟缩缩,扭扭捏捏。九扇镂雕云龙金屏轻飘飘地立着,仿佛一阵风便能将它吹倒。四根盘龙柱扶摇直上,团团围住宝座,似一个颠扑不破的牢笼。周遭空旷,只零星立着几只天青釉香亭,像生锈的铜钉一般,将一个帝王牢牢钉死在命运的星盘上。原来天威之下,竟是这样孤独和黯淡。
宫女端来两只绣墩,我和锦素在御书房外坐等。芳馨和琼芳等候在仪元殿外。御书房甚是安静,良久方听皇帝问道:“都想好了么?谁先答朕?”
只听皇后柔声道:“这样的大事,去考问两个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哪里懂得作答?还是让他们多想一会儿吧。”
皇帝笑道:“皇后慈母心肠,不过却是多虑了。太子是长兄,就太子先答吧。”
高显朗声道:“是。依儿臣看,下策是毕力拒敌,各个击破。中策乃是如同当年汉孝宣和孝元皇帝一样,怀柔呼韩邪单于部而绝歼郅支单于,立威西域,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82]。”
皇帝笑道:“已经‘虽远必诛’了,还是中策,当真口气不小!那上策又是什么?”
高显道:“上策乃是如汉将军赵充国一般,聚歼一方而威服四方,令他族不战来降。”[83]
皇帝大笑:“太子见解完备,甚合朕心。”
高显道:“谢父皇。”
只见锦素微微一笑,甚是满意。忽听皇帝又问道:“不知弘阳郡王有何高见?”
高曜道:“皇兄见解高明,儿臣不及万一。儿臣附议。”
只听茶盏当的一响,皇帝笑道:“弘阳郡王学会躲懒了,谁教你的?”
我心中一凛,却听高曜的声音微微发颤:“皇兄所列上中下三策已然齐备,儿臣实在想不出,请父皇恕罪。”
皇帝道:“不急,你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