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第5/5页)
郦大老爷一脸劫后余生的表情:“幸好,外甥在信里说过,不会让他们到交兵地带。若无意外,他们甫入并州地界,军府便会派人去接,待交接过后,孩子们也就回来了。”
可郦老太爷依旧忧心忡忡:“我怕的是,这两个孩子,不知轻重,不识深浅,擅自闯去困危之地,纵然想护也护不得。”
“……”郦大老爷干笑一声,虽然很想安慰父亲,却忽然词穷——
因为父亲说的没错,这兄妹俩要是卯上心思,是真有可能做出这种事的。他们自小在长留郡被人惯大,就以为自己本事通天了,一个敢孤身卧底流民营,一个敢带部曲捣毁流民窝,谁也不比谁省心。
。
两个长辈对家中小辈无疑看得很透彻,这兄妹俩是真的没让他们省心。譬如此刻,天水县的官差想借用民夫,帮忙押送粮草,郦依君很爽快地答应了。
“没有问题。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郦依君嘴角挂着笑,看上去十分光风霁月:“不过这些毕竟是郦家的人,我也该跟去督守他们才是。”
很久未见那个耍诈将他踹下山的柳不辞了,郦依君甚是想念。
“是啊,倘若路上出了状况,我与兄长也好解决。”郦依灵言辞诚恳真挚,只是双眼的光有点闪人。她好歹与柳不辞也曾是旧识,“该去瞻仰柳大帅的风采。”
那官差见兄妹二人仗义相助,感动得两眼几乎要搓泪花子,连连行礼致意。待民夫赶车上路,士兵整肃军纪,已经是夜幕降临。
晚色寂寂,众人启程,往高阙塞行去。
*********
本该是夜朗星稀,高阙塞的城头,却依旧被浓雾遮蔽。
高旷的空中,一双织银长靴踏过砖石,静无声息站在城头最高的塔台上。白衣面具的少年居高临下静止而立,山头北风极大,他岿然不动,俯瞰脚下。
西魏的随军祭司跟在他身后,已经随着走了几个时辰,几乎把整个高阙塞的四面塔墙都走遍了。少年神情漠然,祭司也忐忑,直到站住了,才问:“可看得出用的是什么招法?”
少司命垂眸下眺,语调死气沉沉毫无波澜:“是结阵。”
西魏军祭司一脸茫然。
既与西魏人结盟,少司命就顺势多说了几句:“涿鹿之战,蚩尤也用过这迷阵。前汉传于张子房,高祖刘邦后,渐成秘法。”
换言之,中原用来“护龙气”的帝王辅佐之术,只在朝代更迭之际由高人传授,西魏是异族人,当然怎样也看不透。
蚩尤黄帝交战时招雾唤雨的典故,还是众所周知的。那军中祭司见少司命看穿,心中松了口气。只要能识破手法,就有解阵的盼头。他倒了倒苦水:“这雾天可持续有许多日了,总也不停,这布阵的人也真是耐性。”
少司命淡淡道:“正常。若停了,短时间难布第二次。”这不是什么随意的阵法,是向天借运,当然不能说停就停,说起就起。
“也就是说,这仗不打完,对方是不准备停了?”西魏军祭问道。
少司命不欲同他说一个字的废话。
能布下这样的阵法,放目整个中原,唯抱朴堂二三人,对方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上次在煌州边界,双方相持不下,是萧雅治打破了对峙,惹得他二人着恼,干脆联手自救。这次,却要真正地对峙起来了。
郦清悟是他难得欣赏并警惕的对手。也因此,他早有准备,甚至为防九星搅局,还专门想出了防备谢令鸢“坑中坑”的办法——也是被谢令鸢弄怕了,没奈何。他忆起了那天夕阳下的奔跑,这勾起了他很不好的回忆。
清辉月色下,浓雾笼罩,将月光也氤氲。少司命纵身跳下了十数丈城头。
他身形站定,衣袂飘带缓缓地垂下,整个人置身于浓雾中,却又仿佛穿透了雾障,寻找隐匿在暗中的人。
“叫拓跋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