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采蘑菇(二)(第3/7页)

“老村长这一听,着急了。孩子们在村里玩倒还罢了,要是淘气进了山,那就麻烦了。那会儿秦岭不比现在,山里还有狼、还有狐狸、还有熊瞎子,成人晚上待在深山里,要是身边儿没有枪都凶多吉少,更何况四五岁的孩子呢!老村长赶紧让人挨家挨户去敲门,这一问,才问出来,少了六个孩子。”

六个?

小海一愣,脱口问:“这么多?之前不是说……在仓库里只发现了四个孩子的尸体吗?”

张总深沉地点点头:“是六个孩子。这六个孩子里面,死了四个……”

“最大的孩子当时十岁出头,姓闵,叫闵于。这个闵于啊,小的时候倒算得上活泼可爱,长大了却越来越古怪,人也阴沉。他有个亲弟弟,当时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

“他们父母在外地打工,两个孩子就跟着住在张家村的外公和外婆一起生活。老人嘛,年纪大了总有些顾虑不到的地方,两个孩子长得瘦瘦弱弱的,衣服也是忽大忽小,倒是都很喜欢去张家面馆玩。”

“张老板人好,看着两个孩子饥一顿饱一顿,每次两个孩子来了,随便他们敞开肚子吃面。常去面馆的几个孩子,连着张老板自己的孩子,老村长的亲孙子,像个小团体似的总在一起玩。”

半大小子最是淘气的时候,何况又有十岁的大孩子带着,什么捣蛋的事没做过。

村里人一开始也没有太担心,以为躲到哪里去了,沿着路边往京陵村的方向去找,哪知道找到廖家村的时候,见着了满脸脏污的闵于,一手牵着自己亲生弟弟,瘸着个腿。

老村长这一看,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攥住闵于的手追问,怎么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回来了,剩下的孩子们都去了哪里?

闵于哇地一下哭出了声,十岁的半大小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呜呜哭着说了一通他们六个孩子下午是怎么进山的,又是怎么走丢的,他们两个又是怎么迷路了,怎么摔跤的。

“原来啊,那天天气实在太热,几个孩子说好了要去山里的小溪游泳,就趁着大人们没注意,中午那会儿就溜了过去。闵于弟弟最小,他带着弟弟进山走得最慢,渐渐就落在了队伍后面。后来溪里有块石头滑了一下,他滑了一跤,磕伤了膝盖,这一下,就彻底跟其他四个人失去了联系。”

闵于揉着眼睛,呜呜咽咽地说:“我们没办法,我弟弟搀着我,慢慢悠悠往回走。他们几个人跑得快,说听说山里有狗熊下了熊崽,要去看看呢!就算看不着狗熊崽,也要捞点蜂蜜吃解解馋!”

老村长一听,吓得魂飞魄散。

临近秦岭的廖家村前阵子才出了狗熊下山来杀人的大事,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竟然要去山里面摸蜂蜜吃?

算起来,闵家这两个孩子下午的时候就跟剩下四个孩子走散了,可是他们走了这么半天走到天黑才走回京陵村,他们那四个孩子这是已经进了多深的山?如果遇上了熊瞎子,还能有命在?

最好的情况,就是孩子们在山里面迷了路!一时半会儿走不出来!

老村长一沉吟,再不敢耽搁,回村就招呼全村的人带上家伙事进村,找那四个失踪的孩子。

“那会儿阵仗搞得很大,带着狗,带着水,带着铁锹,带着干粮,村里的男人乌压压就都出门了。其他人这下害怕了,都留在家里约束着自家孩子不让随便出门。可是他们找了半个晚上,找了一整个白天,走了三十多公里的山路,都快彻底累趴下了,也没找到孩子们的影子。”

第二天晚上,老村长带着人回来。面馆老板娘没看见自己的孩子,一口气没抽上来晕了过去。张老板哭着去扶自己的老婆,老村长想起自己的亲孙子,一咬牙,说:“再去找!”

他们换了一拨人,又进了一次山。从晚上找到白天,别说人影了,连鞋子都没找到一只。

还是张老板先觉得有些不对劲,把老村长拽到一旁,小声问:“叔,咱们这四个孩子,秦岭边上长大,打小也是跟咱们进过山的。就算是迷路,也知道该顺着溪水往下流走,不至于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啊!何况……”

张老板压低声音:“闵家那俩孩子下午就跟咱们孩子分开了,他们受了伤走得又慢,只是知道娃儿们进了山,又不知道娃儿们出来没出来?如果娃儿们进山玩了一会儿,还没天黑就出来了,怎么办?我们一直在山里找,这不是就犯了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