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有匪君子88(第2/3页)

“我倒不是刻意记得的。就是那一年我受伤了,在公主府养伤,永安那段时间也出宫了,一有时间就到公主府陪我,我也是听她说起来的。说赵道生在雍王府嚣张跋扈,有一次太平出宫去了雍王府,便削了他一顿。后来,此人便在雍王府里销声匿迹了。”

他年少之时,除了读书之事,大多数的心思都放在了太平身上。凡是跟她有关的事情,不管大小,都想牢牢地记在心里。

从前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思,后来明白了,也就晚了。

薛绍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茶香在鼻端萦绕。

松鹤堂里的银杏树,树叶已经变得金黄。金黄的银杏叶落,一地金黄,令他想起了大明宫中,雪堂大门前的那棵大银杏。

每逢银杏叶落,他们都会在银杏树下煮茶玩耍,既谈诗词文章之事,也会聊起长安的坊间八卦。

只是那样的日子,终究已经过去。

年少时的玩伴,长大后会有各自的生活和归处,他们终究殊途。

薛绍抿了一口茶,问李显:“那赵道生如今怎么了?”

李显嘿嘿笑着,语气有些幸灾乐祸,“那赵道生倒是没怎么样,是小五郎君。小五郎君在去九成宫前,去了一趟芙蓉楼。也不知是赵道生倒霉还是二兄倒霉,小五在芙蓉楼遇见了赵道生跟一群唱曲儿的在那儿装腔作势,看了心烦,便让人修理了他一顿。”

薛绍:“……”

“二兄就在旁边看着呢,小五一点情面也没给二兄留的!”说着,李显不由得扶额笑了起来,“小五还是第一次这么不给二兄面子的,也不知道二兄是什么时候得罪她了。”

薛绍将手中的茶盅放下,神情凝重,“二表兄会因此与小五生了间隙么?”

李显:“……”

这他哪能知道呀?

二兄又不是太子阿兄,不管是英王还是相王,从来都是与太子阿兄比较亲近的。

李显哼哼唧唧的,“我又不是二兄,我怎会知道?为了一个戏子……应该不至于吧?”

武攸暨笑着看向薛绍,“不会的。”

薛绍望向武攸暨。

武攸暨面上带着笑容,清越的声音透着几分安抚的意味,“小五行事向来十分有分寸,她那般不给二表兄面子,或许是因为二表兄得罪她了。你这些日子都在梨花苑,从前即便在公主府,也是一门心思放在府里,许多事情大概不清楚。”

早几年的时候,雍王的私生活风流放荡,已经为人诟病。

这些事情放在贵族之中,也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如今东宫皇太子与皇后殿下双方在朝堂上势均力敌,雍王李贤有治国之才,若是能委以重任,不容小觑。

皇太子李弘的身体如今有颓败之势,皇太孙也只是牙牙学语的年纪。

许多事情不必说破,雍王李贤如今的处境尚且无恙,可再过两年,便说不好了。

当然,这些事情武攸暨也没当着李显的面多说。

李显天生就是闲王的料,他也乐于当个闲王。

武攸暨没说,可薛绍却从武攸暨的只字片语和眼神之中,把事情猜了七七八八。

李贤或许不至于因为此事与李沄生了间隙,可……李沄毕竟是在李贤的眼皮底下削了他的人。

即使那只是一个戏子。

薛绍有些忧心忡忡。

武攸暨笑睨了薛绍一眼,“怎么?如今觉得在梨花苑坐不住了?”

薛绍低头,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敲着案桌,片刻之后,他笑着说道:“嗯,三表兄说的是,梨花苑里冷冷清清,也没什么热闹的。我寻思着过两天回府。”

他能做的不多,许多事情,太平也未必需要他去操心。

但在有的事情上,他也是能为她周旋一二的。

薛绍笑道:“已经许久不曾看过大理寺的宗卷,在梨花苑闲着也是闲着,我虽孝期未过,若住在府里,闲时也可以回去大理寺看看旧的宗卷。”

大理寺也好,刑部也好,里面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宗卷。

李沄曾经笑着说,每一个宗卷都是一个故事,而那些故事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初始的时候他不明白,后来看得多了,也就清楚了。

***

九成宫里,李沄陪父亲在九成宫里散步,与父亲回了仁寿殿之后,又陪父亲说了一会儿话,后来见父亲的眉间有倦色,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