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53(第2/4页)

贺亲民今天是真生气,看邓翠莲扛着好大一桶的糯米饭,心疼她辛苦,自己扛了过来,指着她的额头就是一指头:“活该,谁叫你跑去巴结人家的,这下可好,拍马屁没拍着,拍马蹄子上了吧,四十块,我看你拿啥掏。”

“我以后再也不去了嘛,当时是我一时糊涂好不好?”邓翠莲求饶说。

贺亲民把麦芽切成断儿,倒进了糯米里头,洗干净了双手,拿手匀匀的搓着,瞪了邓翠莲一眼说:“不是你去不去的事儿,咱们刚刚进城,又是在二嫂的厂子里工作,出了欠人债的事儿,万一给人举报到街道,二嫂俩口子的名誉都要受损害,你懂不懂?”

邓翠莲不是不懂,但都四五个月的事儿了,现在后悔它也来不及了呀。

那不,过了一会儿,陈月牙还真的抱着一副油画回来了。

超生等麦芽糖等不到,看妈妈来了,连忙跳下问妈妈:“妈妈,你去哪儿啦?我想看做麦芽糖。”

“我洗个手,咱们就一起做,好不好?”陈月牙说着,把一副给抹布擦成团的油画,放到窗台上了。

因为贺亲民一直在骂,邓翠莲也怕陈月牙要骂自己,抖抖索索,跟只老鼠似的,抢着干活儿。

麦芽和糯米搅拌到一起,那味儿真是又窜又香。装进大木桶子里,蒙上布发酵,再等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出糖了。

味道一发散开来,香的不得了,惹得超生肚皮咕咕的叫。

搅拌,装缸,这些活儿邓翠莲干的好着呢,累了个满头大汗吧,看贺亲民在那儿拨鸡毛,连忙又跑了过去:“放着我来!”

“一边儿去,我懒得看见你。”贺亲民恶声恶气的说。

三叔这么对三婶婶,超生都觉得自己不能忍了,果然,妈妈也看不下去,说话了:“亲民,翠莲去宋喻明家帮忙是她的不对,但这一回宋喻明针对的可不是翠莲,是咱们这个厂子,就算没有翠莲的事儿,她也会找别的事儿上门胡搅蛮缠的,她就是不想咱们的厂子好好开下去。出了事儿,咱们想办法应对就行了,你骂她干啥?”

邓翠莲提心吊胆了半天,这时候听二嫂肯护着自己,抿着嘴抓过那只鸡,蹲在角落里叭叽叭叽往下撸着毛。

野鸡呐,又鲜又香的东西,这儿还有从农村带来的野蘑菇,小粉条儿,整个儿烩上一大锅,那得多香啊。

今天要开榨麦芽糖,邓翠莲本来挺高兴,还想着美美儿吃顿肉,赶天黑再给孩子们送点肉回去呢。

咋这日子就跟天气一样变的快啊,又是风又是雨的,她拨野鸡毛的时候都眼泪哗哗的。

“当时你怎么好端端的,就去擦人家的油画?”陈月牙问。

邓翠莲说:“她让我把家具都擦干净,里里外外得不沾灰尘,我也不知道那画儿它不该擦啊。”

“所以,她当时没跟你说过那画儿不能擦的事儿?”

“没提过,不止她,咱公公也没提过。”邓翠莲说。

所以,摆明了的,宋喻明看贺家三兄弟日子过的好,陈月牙又开了厂子,早就看他们不顺眼,想给他们找点茬儿了。

骂骂邓翠莲没啥要紧,但街道要求的是啥,讲文明树新风,邻里之间吵架都有人举报,来个欠债不还的邓翠莲,要给举报上去,明天街道估计就会把贺亲民兄弟遣回农村。

现在一个农民要进城,还是拥有居住证住在城里头,那得多难啊。

要钱是由头,那副画就是个鼠夹子,宋喻明专门用来夹他们兄弟短处的。

陈月牙也见过很多人家,大部分人家都是老人沉稳,靠谱,才能人丁兴旺,还很少见过像贺家这样,兄弟们都挺靠谱。

老人不正经。

“以后还敢不敢去宋喻明家了?”陈月牙问邓翠莲。

邓翠莲抹了把眼睛:“二嫂,我给坑的还不够惨吗,下回我要再去,我就真是条狗。”

小小的罐头厂里,几个人都忙忙碌碌,唯有超生是个闲人,富贵闲人啦,她拎着自己的鸟笼子,因为迟迟等不到麦芽糖,也等不到野鸡熟,扛着竹竿溜过去,就去看那副画了。

真是奇了怪了,一副啥画,它能值四十块钱?

油画这东西孩子是看不懂的,而且画面已经给擦糊了,能看出啥来?

但超生提着鸟笼子看看,再看看画面的下方,突然就喊了一声:“妈妈,这副画是胡俊叔叔画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