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5页)

该死的王鉴,也不记得准备个引枕什么的,垫子这么薄,管什么用?!

他抱臂,挨着车厢壁打瞌睡,裴月明一个翻身,侧脸枕在他的大腿上。

他僵住了。

夏日的绸裤就薄薄一层,后脑勺倒还好的,她这么一侧脸,就有种很异样的感觉的。

他不会形容,但感觉那块皮肤变得格外敏感,仿佛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那块去了,隔着薄薄一层绸裤,他能清晰感受到她脸颊的温度,呼吸喷薄,热热潮潮的。

仿佛烫着一般,他赶紧伸手重新托起她脑袋,缩回腿。

他就这么捧着,捧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费力把身下的垫子整块抽出来,叠了几叠,放在车厢一边,然后把她翻过去。

这下好了,垫子厚了,再折折挡挡她的头,再抛,也不怕怎么磕了。

就是萧迟这边没有垫子了,他只能默默盘腿坐在光溜溜的木制车板子上面。

半旧的马车,车厢自然就陈的,未上油恨粗糙,没来得及擦洗上面还一层尘,萧迟手一摸就浑身难受。

更没法睡了。

他只能硬让自己忽略环境闭目养神,心里默念的干倒朱伯谦,甚至萧遇。

这才勉强忍受下来了。

这么熬了两天,终于抵达了祈州。

一行人找个客店略略梳洗,而后直奔昌平县。

窦安已先一步带着父亲手书骑快马赶去县衙了,等萧迟抵达大堤附近时,窦安及昌平县令谭章已等在十字路口的茶棚里头。

稍稍离开,谭章立即跪地叩拜,“下官叩见宁王殿下,殿下万安!”

“不必拘礼,快快请起。”

萧迟示意蒋弘去扶,蒋弘这一点比葛贤强,葛贤早吐得瘫在车上了,蒋弘精神尚可,一得眼色立即上前扶起谭章。

闲话少说,谭章也不好失踪太久,他忙禀告大堤的情况:“是刺史大人亲自监造的,刺史大人亲自领人上河堤,当时用的都是刺史衙门的人。”

昌平县根本没法抽调出人手,各县也是,房舍民田被冲得东倒西歪,救人赈灾焦头烂额,填土救堤只能由州军紧急顶上。

后续各种灾后防疫和重建,也就今年才松点,况且一事不烦二主,没有半道抢功劳的道理,谭章自然识相不会去插手。

说是贪腐筑堤款,谭章犹豫片刻说:“刺史大人为人素来谨慎,学生以为,应当不会……”

但同样,他也不敢为对方背书。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谭章拱手:“下官调了十数衙役,都是世居本土可用之人,可为殿下效劳一二。”

介绍啊,引路啊,打掩护之类的等等。另外他打算捏造一个匪贼案件,方便遮掩萧迟等人的行为,再开具公函,一路往西,就算到了其他县的管辖范围,只要低调些也问题不大。

“还有数十衙役服饰佩刀,但凭殿下取用。”

“很好。”

安排得挺到位了,萧迟褒奖两句:“好了,你不宜久留,先回去罢。”

谭章忙应了告退,窦安也跟着去了,不多时,就引了十数衙役回来。

“三公子,您是要夤夜察看,还是……?”

夕阳渐渐没入群山,如今已是黄昏。

萧迟回头看一眼,大家一脸疲色,他也很累:“罢,先歇一夜,明日再开始。”

他吩咐去大堤,原地扎营,就近休息。

他们人多,足足数百,这昌平县并不是个多繁华的县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吩咐人去采买些食材锅具就是。

大堤并没多远,几里地就到了。乍一眼,并没发现什么不妥。萧迟和裴月明登上新筑的大堤,脚下滚滚波涛,一轮红日渐没渐入,天空赤红橙黄夹杂灰暗,非常壮观。

有些热的河风迎面一吹,疲惫感也消了些。

裴月明长吐一口气,侧头看萧迟,后者眼下乌色明显,她安慰他:“王鉴他们就跟在后面,到时有了枕头褥被,就能睡好了。”

她不知道枕大腿的插曲,不过醒来后垫子都在她身下却清楚得很,难为他待在光秃秃又多尘那边,他金尊玉贵长大的,这还是头一回吧?

这家伙还素来是个挑剔的。

难为他了。

这话题让萧迟有些窘迫,他连忙带过去:“嗯,那就好,咱们用膳去吧。”

天黑下来了,篝火熊熊。

晚餐很简单,吃的是面条,不过也有菜有肉,干饼子吃了两天后,萧迟居然感觉还挺好的,足吃了两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