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第14/49页)
祠堂经过一番布置,由清朝迄今的祖宗神位,都正视武汝大招亲。
橘红色的木窗、金漆的雕花、泥塑的彩像、麒麟和鹤、瓜瓞绵绵、大大地张着如同虎口的灶、光绪十六年庚寅恩料一甲二名钦点榜眼及第、大袍大甲背插令旗手执关刀的门神……
今天单玉莲入门了。
四周挂了喜帐,有大红双喜字,也有“鸾凤和鸣”、“五世其昌”、“珠联璧合”……
武家祠堂大排筵席吃盘菜。内进是厨房,大灶大锅,妇女们落力地预备,木盆中盛放着鱼块、鸡肉、猪肉、猪皮、冬菇、豆腐泡、笋、乌头……一层一层地堆上去。
露天的地方摆了方木桌、轿凳。桌面有青花大海碗、红漆筷子、啤酒汽水。
武汝大最开心了。头戴小卜帽,还簪花挂红。他一边照镜子装身,一边拼命把卜帽上的孔雀翎拔高些,揠苗助长,好使自己看来也高些呀。
伴郎是同村兄弟。过来他身畔,讲了一句话。
伴郎好似很心照:
“你一定‘支了上期’啦!”
这样的一句话,便把武汝大得罪了。他气得涨红了脸,表情古怪。当然他希望可以支上期,不过他没有,他不敢——他便骗自己,这是对她的尊重。
如果有就好了。
所以他恨这不识时务的东西。哪壶不开提哪壶。
武汝大马上翻脸,转身登登登地走了。伴郎不知讲错了什么话,颠着屁股在他身后拼命解释,讨好……一直跟了很远。
这边厢,穿金戴银,脖子上挂了金猪小猪胸牌的单玉莲自祠堂中那暂辟为新娘房的小室出来了。她的头发熨过,指甲涂上艳红的蔻丹,脸上化了浓浓的新娘妆,果然千娇百媚,喜气逼人。她往哪儿走,哪儿便荡漾一片红光。武汝大看得呆了,也忘了生气。
他又喜又怯地唤她:
“老婆!老婆!”
单玉莲见这环境,满目都是窥望她的人,陌生而权威,便把小手交予武汝大,由他牵着过去了。
“老婆!过来斟茶。”
一干长辈都在热闹熙攘中就座。
有个大妗姐,负责照应新娘子。端了茶盘,便领她见过一个怪物。
“这是太婆。”
单玉莲不看犹可,这老妇,便是一把晒久了的菜干,颧骨往上翘,嘴角往下弯。全脸是十分细致而整齐的皱纹,花白的头发,所余无几,棱棱的一个秃顶,强装挽成一个假髻,髻畔插了朵鲜花。因是喜庆日,脸上非得带点表情,像只余败絮的一个柑。看来差不多一百岁。
太婆是村中的人瑞,搅不清她是谁家的曾祖,反正她毕生伟大的贡献,是生了十四个子女,然后又自傲地活到今天,如同神祇,武氏宗族但凡须敬酒奉茶的场合,她是第一个来领受的。
单玉莲把茶双手递上。
她猛地一怔,喃喃:
“哎呀,你走呀你走呀。”
“太婆,饮茶啦。”
“查?你来查什么?”
她不接过茶,望定新娘子,目光怪异:
“狐狸精呀。”
单玉莲愕然了。
太婆太接近死亡了,她一定明白一点玄机。但她又太老了,总是无法表达她的心事。只见她把枯瘦的皮裹着骨的小手,赶呀赶,像无意识的动作。
“你不要来!你不要入门,你番归啦!”
后来,还是众人做好做歹,方才哄她喝了茶。过了一关,又到另一关了。
这是一个空座位。代表过世的人。
武汝大指一指:
“我爹。”
单玉莲一怔,不知所措,大妗姐把茶交给她,武汝大捉住她的手,把茶洒在地面上,然后对着空气道:
“爹,饮新抱茶啦!”
横来一只小脚,赫然是太婆的,把地面上的茶渍踩呀踩,向着空座位,非常关切地道:
“她太靓了,靓过头,你要看紧一点!你究竟理不理你的儿子?”
单玉莲只觉氛围妖异。马上,又被引领去见另一个女人了。她同武汝大一般矮胖,像是同一个饼印拓出来。她是她的新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