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尘旧事动心肠(第7/9页)
三人皆是大惊,贵妃更加惊得花容失色,覆着丹红胭脂的面色,倏然煞白,声音亦见了颤抖:“你……你血口喷人,既是没有证据,怎就这般冤枉于我?我与徐婕妤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何以要加害于她?徐婕妤承宠早便有时日,我又何苦于那自顾不暇之时,下此毒手?”
李世民眉一拧,是啊,那时候,场面混乱,人人皆是自顾尚且不暇,又何来那许多心思?
况且……望一眼徐惠,她再是承宠,不过是婕妤,高不过她去,从前自己宠着若眉,因着不可有名分,她亦不曾有过加害,如今又为何要来加害个才入宫的小女孩?
徐惠惊讶地望着,亦曾记起那日背后深重的一下,如今想来,背上不禁生凉,心中莫名笃信杨夫人之言,不置信地望向贵妃。
此时,似只待李世民裁断,可君王目光犹疑,往复在两位女子身上。
徐惠注意到,杨若眉与李世民说话间,并不自称为妾,而是若眉,许是因着没有名分,但她想,却多是因为相伴多年,爱宠有加。
如此,便要看李世民对谁更为信任些。
徐惠听闻,贵妃亦是极有宠的女子,贵妃当年以再嫁之女仅位居皇后之下,可见其宠爱浓隆,而关于杨夫人的传闻则更为繁多,令人不分真假,其中传言最多的,便是她与先皇后交好,逐渐得到宠爱,自此不衰,更于先皇后过世后,成为唯一伴驾身边的女子,虽始终无分,却人人亦是恭敬。
李世民望着跪倒在地的杨若眉,道:“若眉,你既是毫无证据,又叫朕如何相信你?”
李世民说得犹疑,可终究是不可信的,贵妃似暗暗松下口气,若眉却扬眸,丽眼流波:“陛下,若眉自知无法自圆其说,故而一直未曾提及,只是……”
瞪一眼贵妃,道:“只是若眉不能见谁……再扰得这后宫不得安宁!”
杨若眉的眼神,犀利不似往昔,那一派清傲的目光背后,是直刺人心的尖利,直看得贵妃心上一紧,却犹自端持着。
杨若眉望她一忽,但见她十指紧握,交缠在一起,透露出她不自觉的惶恐与惊惧。
若眉唇角微微扬笑,知道怕,便还好!
“陛下。”杨若眉倏然自袖管中取出一物,薄薄的一张,似一封信笺,若眉将信笺递在李世民手中,垂眸之间,似有温热的水流湿润眼睫:“陛下请看,此乃……先皇后临终之时交于若眉的!”
一句,如同惊涛骇浪席卷而来!
李世民身子震动,微微向后仰去,站定,眼神却是不可思议的。
贵妃更加瞪大双眼,那一对美好乌瞳似被云雾遮去了光彩,顿时失色!
徐惠凝眉,先皇后,一个名字,便可令这在场之人,神色剧变!
李世民只有片刻怔忪,随即展开那封信笺,若眉依旧跪在地上,已然泪下:“陛下,当时,先皇后将此信笺交给若眉,曾说……若宫中有人为难于我,比如……贵妃!便要叫贵妃看清此信,必要时……可呈给陛下!”
李世民握着信笺的手微微颤抖,那一封信笺,流墨淡淡,字字清晰,灵秀隽永的小字,行行分明,错落在心里!
不错!不错!
是无忧的字,这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都是他早已烙刻在心中的伤痕!
无忧,没想到,你竟还留下了这样一封信笺!
震恸令帝王眼眸惊颤,不由怔在了当地,只听到纸笺抖动的嘶嘶声。
杨若眉轻轻抽泣,哽咽道:“陛下,此事若只关乎若眉,若眉绝不会拿出这封信,令陛下徒增伤心,只是……只是此事关联到徐婕妤!若眉实不愿看到这后宫再起波澜!”
贵妃不明信中内容,但闻之乃先皇后所书,早已愣在了当地,身子微微颤抖,犹如秋末飘零的残叶,早已卸去了适才的傲然与骄横,双眼颤颤地偷望向李世民。
但见君王目光沉痛,棱角分明的侧脸,如屹立刀砍般的山石,坚硬而冰冷!
心上蓦地一颤,膝上竟无端酸软,倏然倒下了身去。
连忙惊觉,抬首,却正对上君王迎过来的目光,那深深瞳眸,犹若深海无边的黑暗,席卷风狂雨哮!
“你……好大的胆子!”终于,李世民一字一字,紧紧咬住,悲愤地望着贵妃。
贵妃连忙跪好身子,犹作辩驳:“陛下,陛……下,妾侍候陛下多年,陛下与妾亦是了解的,万莫要听信了旁言,冤枉了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