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3/4页)
对于伍仟的死,金峰强调,当时已经确定其为几个月前市中心珠宝持枪抢劫案的嫌疑犯。在人来人往的街头,面对极度危险的歹徒,警方开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案件结束后,金峰第一时间被调回了市局,并被授予个人二等功。柳队长重新掌握了实权,并将在本案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简耀提拔为刑警队副队长。
华镜将此案的全部经过制作成了一部新闻专题片,命名为《暖气:T小区少年杀人事件》。该新闻片被已经到视频网站担任总编辑的前电视台台长精心包装后,上传到了网站首页,并集合各种资源强力推广,很快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话题争议迅速升温。
如今,关于本案主犯古少新的判决问题,在网络上主要出现了两种声音。
第一种是,希望古少新被判死刑,立即执行。这种观点认为,杀人偿命,一个罪犯杀死这么多人,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借口和理由,都应该被处以极刑。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无论如何都不要轻易动用死刑。凶手才二十一岁,虽然罪不可赦,但他是为了替母亲报仇,应该适当减刑。至于死的那群人,他们用冷漠的语言暴力“杀死了”他的母亲,当然也有过错,只是法律无法惩罚这群无耻的看客。
两种观点各有支持者,各有言论交锋。随着话题的深入以及媒体的推波助澜,这起案件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朋友圈无数的文章讨论,微博搜索超过了千万,各路大V、名人、公知成语接龙似的发表看法,各种微信公众号不断蹭热点,就连一个平时专门推荐娱乐电影的公众号,也借着打电影擦边球的方式谈论此事。
事件在逐渐发酵。到了后来,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了“弑父”这个词上。凶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这样残忍的事情绝不能被原谅。
但另一种说法很快又冒了出来。他这个父亲古杰明的确该死,因为他才是刘一梅跳楼的真实原因。没有他的抛妻弃子,与小三私奔,就不会有后面这一连串悲剧。他才是罪魁祸首,难道他不该死吗?
前一种观点立即对此反驳:请对方辩友不要转移话题,这里讨论的不是古杰明该不该死,而是他该不该被自己的儿子杀。被别人杀与被儿子杀,这完全是两种概念。
对方辩友则回应道:如今已经不再是三纲五常的时代了,重要的是这个人渣该不该死,至于被谁杀一点也不重要。
两方观点碰撞了一番之后,很快又出现了第三种观点——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姜艳,是那个小三!没有她勾引古杰明,破坏别人家庭,也不会有后面这一系列的惨剧了。“小三”的字眼一针见血地击中了众人的敏感神经。有人对姜艳进行了人肉搜索。很快,她的地址和电话被公布到了网上。
一些疯狂的网友开始给她打电话进行骚扰和辱骂,并将垃圾堆放在她家门口,甚至有一天,姜艳在门口发现了一只死猫。她报了警。对于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以及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有关方面开始大量删帖。最终,华镜的新闻片被强行下线了。
但华镜的目的达到了。他成了本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不仅出了名,成了大众口中的新闻斗士、意见领袖,同时也获得了一大笔金钱回报。他开了一个直播账号,针对当下的热点随时随地发表意见,粉丝过百万。
这次的成功让华镜重新找回了对新闻的热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晓楠最终获得了儿子的抚养权。
华镜回到T小区,感觉沧海桑田。
他深吸了一口气,走进单元楼。电梯缓缓上升。来到家门口,他拿出钥匙,开门。他的后颈猛地中了一棍,倒下。
华镜站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头顶上有白光,四周全是白茫茫的雾气,望不到边。他发现自己浑身上下只穿了一条裤衩,赤着脚,冰冷的感觉从他的脚底板钻进体内,沿着腿部一直往上,最终汇集在胸口,使他不得不将双臂环抱,手掌不停搓着皮肤取暖。
真是太冷了,这样下去,我会被冻死的。他心想着,开始四处走动起来。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这么冷?
他往前一直走,走了十几米,被一面金属的墙挡住了去路。沿着墙根的右侧继续走,没走多远,来到了一个死角,只能转身继续朝右前行。又走了十几米,他再次遇到死角。他停了下来,意识到自己被关在了一个方形的屋子里。不,不是屋子,而是一个巨大的冰柜。他伸手摸了摸不锈钢的墙壁,上面果然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