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无论迷失在哪条路上(第15/25页)

“还有更让我在意的事。”

圆华打开了网站浏览记录的软件,点选了浏览器画面的一部分,显示了竹由村这个地方一周的天气预报。

她又操作了触摸板,显示了浏览记录。

“你看,尾村先生去世的前一天,也造访了这个网站。这里保存了三个月的浏览记录,他每个星期都会查一次那里的天气。”

“为什么?而且竹由村是什么地方?”

圆华一言不发,利落地操作触摸板和键盘,不一会儿,屏幕上就出现了地图,那由多看到了“竹由村”几个字。

“这里。”圆华指着画面的一部分,那由多看到那里写的字,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因为上面写着“银貂山”。

“就是尾村先生不幸身亡的那座山……”

“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即使他想要自杀,为什么还要关心天气?而且每个星期都在查天气。”

“虽然那座山并不算太高,但在登山前,还是会事先查天气情况……”

“如果想死的话,根本没这个必要吧?”圆华直视着他问,“不管是有暴风雨,还是下刀子,都没有关系啊。”

“你说的当然也没错,但我们不了解自杀者的心理,也许想要看了最棒的风景后再死。如果在找这样的时机,每个星期都查天气预报似乎也很合理。”

圆华听了那由多的话,想了一下后,缓缓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在找时机。嗯,有这种可能。”

“你难得同意我的意见。”

“只是不知道他在找什么时机,未必是自杀的时机,所以有必要查清楚。”

“怎么查?”那由多问。

圆华露出纳闷的眼神,偏着头回答说:“这不需要问吧?”

就在这时,对讲机的铃声响了。

“没想到这么快。”圆华说完,走出卧室。

“你找了谁来这里?”那由多对着她的背影问。他想起来这里时,圆华曾经在车上滑手机。

圆华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拿起装在客厅墙上的对讲机说:“门没锁,你进来吧。”

不一会儿,就传来玄关的门打开的声音。一个女人的声音说:“打扰了。”

走进屋内的是桐宫女士。这是那由多今天第二次见到她。刚才去朝比奈家之前,她送圆华到约定的地点。当时,那个叫武尾的男人也在。

“怎么样?”圆华问她。

“该问的人都问了。”桐宫女士从皮包里拿出记事本,“我可以坐下吗?刚才四处打听,腿都快断了。”说完,她在餐桌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四处打听?”那由多看了看圆华,又看着桐宫女士的脸。

“我请桐宫小姐去尾村先生兼任讲师的大学,”圆华坐在椅子上回答,“调查学校对尾村先生的评价。”

“什么评价?”

“我想确认在朝比奈先生出柜之后,有多少人知道尾村先生是同性恋者。假设很多人都知道,周围人对这件事是怎样的态度。借用朝比奈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了解肉眼看不到的海啸是否存在。”

“海啸是什么?”桐宫女士讶异地皱起眉头。

圆华告诉她,朝比奈把周遭的人对边缘人的恶意比喻成海啸。

桐宫女士点了点头,打开了记事本。

“他的洞察很深入,那我就借用他的比喻,先说结论,并不是完全没有这种恶意的海浪。”

“大家用充满偏见的目光看尾村先生吗?”

“我找到四个选修尾村先生课的学生,他们都知道他是作曲家朝比奈一成的情人。虽然无法得知消息的来源,但应该是在社群网站上散布的。这件事当然在学生之间引起了讨论,网络上好像也曾经针对这件事,有一些充满恶意的留言,只是不知道尾村先生有没有看到。”

“学校方面的态度呢?”圆华问。

“根据我的调查,无法确认在朝比奈先生出柜前后,对尾村先生的待遇有什么变化,并没有学生拒绝上尾村先生的课,所以校方也没有视为问题。总之,无论是学生还是校方最近都没有提起这件事,即使真的有恶意的海浪,也难以了解是不是达到可以称为‘海啸’的程度。当然,有些事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所以无法排除他在台面下深受折磨的可能性。我调查到的情况就是这样。”桐宫女士说完,合起了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