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第2/3页)
书房外战战兢兢候着的御医们听到这一声冷喝,忙不迭地小跑进来,见帝梓元一脸冰霜,皆不敢言。
“说,左相到底怎么样了?还有没有办法?”
一众老御医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上前,还是太医院刘院正叹了口气,上前一步向帝梓元禀道:“殿下,洛相爷这是自胎里带来的寒症,没办法根治,平日里也只能用好药养着,如今相爷寒气入心,怕是……”刘院正顿了顿,把“回天乏术”四个字吞回了肚子里,长长一躬道:“臣等医术浅薄,对相爷的病束手无策,还请殿下息怒。”
刘院正身后,十来个老太医沉默地请罪,不敢出声。他们已经是大靖最好的大夫,他们想不到办法救洛铭西,世上又有何人来救。
“可有办法延些时候?”许久,帝梓元疲惫的声音响起。
刘院正连忙点头道:“那倒是有,宫里有珍藏的千年人参,每日分片给相爷服下,可续命一个月。”
他没有说一个月后如何,可见这一个月都已经是极限了。
帝梓元看向榻上昏迷着的洛铭西,一旁的吉利已经顺溜地行了个礼,“殿下,您别急,我这就去宫里取人参来。相爷吉人自有天相,咱们还有时间,一定会有办法的。”
帝梓元点了点头,吉利小跑着出去回宫取人参了。他关心的不只是洛铭西的命,上个月韩烨才在朝堂上定下了和摄政王的婚事,下个月两人国婚后帝梓元便要入主后宫成为皇后母仪天下了。洛铭西突然出事,万一让两位殿下的婚事延期便麻烦了。吉利心里琢磨着这事儿,一双腿跑得飞快,连马车都不乘了,快马加鞭入了宫内,一边遣人送千年人参去洛府,一边亲自去了韩烨批阅奏折的上书房。
上书房内,韩烨听见吉利的禀告,亦是许久无言。
“知道了,下去吧。”
“殿下,摄政王殿下还守在洛府呢,奴才怕洛相爷的身体会影响下个月……”吉利心底不安,小声道。
“洛铭西对她和帝家意义不同,洛铭西的事,孤插手不得。”韩烨摆手,正色道。
“奴才明白了。”吉利不再多言,躬身退出了上书房。
待吉利的脚步声走远,韩烨才搁了御笔,起身行到窗边,望向了洛府的方向。
他眼底浮现十几岁的洛铭西守着帝梓元入京时的意气风发,那时的晋南少年便已有经世之才,若不是为了帝家,他又何至于蛰伏十年,屈居在小小的帝北城。洛铭西有经天纬地之才,是不世贤臣,有他辅佐,大靖朝堂可保三十年安稳,可惜了,天妒英才。如今却……
上书房内一声叹息响起,带着沉沉的遗憾。
韩烨这一声叹息,既有对洛铭西才华的惋惜,亦是对那个足以和他比肩的少年的追忆,更有对帝梓元的担心。帝家自当年冤案后人丁单薄,洛铭西对帝梓元而言如兄长一般,他如今重病,梓元怕是心底最难受。
这边洛府,宫里的千年人参不过半盏茶时间便送到了,足见吉利的用心。
心雨小心地为洛铭西服下参片,见他面色慢慢红润起来,稍稍安了心。她悄悄看了帝梓元一眼,见她只沉默地望着洛铭西发呆,心底酸涩得不行。
她的公子默默守候了十几年,却只有到这弥留之际了,心爱的人才才来到身边,而摄政王殿下却从来什么都不知道……
两个人就这么各怀心思地在洛铭西的书房里守了一整晚,直到天际泛白,洛铭西也没有醒来。
帝梓元看了一眼天色,朝心雨吩咐,“你守了一整夜了,下去休息吧,换个稳当的来守着,本王上了早朝再来。”
她说着朝书房外走去。回廊下吉利拿着披风亦守了一夜,见帝梓元出来,打起精神准备过来迎,一阵脚步声却突然响起。
“殿下!”略显焦急的女声响起,帝梓元停下脚步,回头看见心雨踉跄地从书房里追来,见是一直伺候洛铭西的人,她耐心道:“何事?”
心雨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满脸的迟疑和焦急。帝梓元眉头一皱就要进书房,“可是铭西病情反复了?”
心雨见她要进书房,连忙摇头。“不是,公子服了参片,气色好多了。”
帝梓元神色一沉,道:“那到底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