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十一章 中心养养(第4/6页)

他话中讥讽之意明显,可我没资格介意,当初受史墨所骗一声不吭地迷晕他,抛下他,的确是我的错。

“对不起。”我艰难开口,声音低哑难听。

“对不起?姑娘何曾对不起赵某?与姑娘这样的美人春宵一度还不用付夜合之资,实是赵某得了便宜才对。”无恤冷着脸看着我,紧绷的面容上看不出是气愤还是嫌恶,但他身后之人的脸上已悉数露出鄙夷之色。

“那一夜,于你是夜合,于我却不同。落星湖畔,此生此世仅此一夜。你若真想忘了,就忘了吧,我一人记得就好……”

我退后,他突然伸手捏住我竹笠下的一片青纱。

我愕然抬头,他却又突然收了手。

“你走吧。”无恤紧闭双唇,沉默转身。

松林许嫁,湖畔成婚,我们轰轰烈烈爱了一场,到最后竟还是走到了这样的穷途。

“赵世子如今一切安好,小女之心甚喜。来日离晋,定来相告世子,求世子赠酒话别,以祭旧日种种。告辞。”我冲台阶上的背影亭亭一礼,转身大步离去。幸好,幸好今日戴了这竹笠,否则泪流满面说这几句话,怕是要笑杀旁人了。

之后的几日,新绛城的市集上、酒肆里,人们传得最热闹的就是赵家世子妇如何鞭打教坊女乐的事。

无恤那日话中将我比作出卖身体的教坊女,那狄女就真的跑到教坊去找“我”了。

一个北方狄族的公主,一根长鞭挥得嗡嗡作响,新绛城教坊里几个身量和我差不多的乐伎都平白挨了她几十道鞭抽,直被抽得衣衫尽碎,皮开肉绽。

四儿告诉我时,一脸担忧。她至今仍担心,我哪天想不开会突然跑到赵府去给无恤做侍妾。她说这样的主母太厉害,我伺候不起。我若入赵府为妾,怕是三天两头要挨一顿鞭抽,能不能熬过半月都未可知。

四儿莫名其妙的担忧让我哭笑不得。我只能抱着她告诉她,除非岐山崩裂,三川倒流,否则我不会嫁他赵无恤为妾。再说,他与我盟誓在前,若真要算起来,我才是他赵无恤的嫡妻,那脾气火暴的狄女只能算个侍妾。

四儿点点头,这才担心起了自己。

她问我,她是不是该帮于安纳了阿羊为妾,她早看出来日日跟在于安身旁的少年人,其实是个娇美的少女,并且心慕自己的夫郎,亦如当初的自己。

我听完四儿的话,当下屈指在她脑门上重重一叩:“纳个鬼啊!于安没说,阿羊没说,你瞎操什么心!赶紧再给于安生两个孩子,让他一辈子别纳妾!”

我吼完这句话的时候,于安推开了房门。

背后说人是非,被抓了个正着,我羞得满脸通红。

于安看了我一眼,走过来捏了四儿的手,柔声道:“我董舒此生,有你四儿一人足矣,纳妾之事永别再提了。”

十年,她等了十年,总算等到了这一天。

四儿没哭,我在一旁倒是感动得眼眶发酸,只得捂着嘴默默溜出房门。

房门外,一身劲服的阿羊亦满眼是泪。

周王四十年,鲁国和齐国在端木赐的周旋下重归于好。鲁国派使臣使齐,齐国归还了原本属于鲁国的成邑,齐鲁结盟近在眼前。

面对这样的局面,晋侯和赵鞅都坐不住了。晋、宋、卫三国结盟迫在眉睫,晋侯甚至有心再让赵鞅出兵郑国,使郑也屈服于晋。

可结盟之事,哪有这么简单?宋国自恃是商朝遗民,又是公侯之国,国虽小,却未必愿意抛下身段公开结盟;卫国容易些,毕竟卫君蒯聩受了赵鞅多年恩惠,理应报答。所以,周王四十一年冬,赵鞅以邮良为使到卫国与蒯聩商议结盟之事,让世子赵无恤和太史墨一起去宋国“拜访”宋公与宋太史子韦。

命令下来的时候,我当下傻了眼。史墨年老,隆冬出行,别说走到宋都商丘,走不走得到宋国边境都是问题。赵鞅这道命令,莫非是要让史墨去送死?

史墨听了命令,亦是忧心忡忡。不过他担心的是——他的女徒要与赵无恤“同车同行”去宋国了。

等到吃晚食的时候,宫里的第二道命令就传到了竹屋,大意是太史墨年迈,国君体谅其辛劳,改由其弟子子黯代师访宋,与赵世子无恤同行。

这一餐,我吃得食不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