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第二十四章 神子解咒(第5/6页)

摆在我身旁两尺多高的青铜斛里装满了清一色莹白浑圆的珍珠,我见到这珍珠,心中不禁一凉,我搜集珍珠只为替四儿缝制嫁衣,入绛以来也只在赵府问伯鲁讨要过几颗,智瑶是如何知道我喜欢珍珠的?他莫非是在暗示,我在新绛城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怎么?巫士不喜欢?”智瑶见我不说话,便提高了声音。

我装出一副欣喜模样,俯身行了一礼道:“小巫谢宗主厚赏。”

“哈哈哈,这样才对嘛!”智瑶一挥手,两个寺人便退了出去,随即有小婢子端进来一方小几,又有寺人捧来酒壶、耳杯。那耳杯是由一整块白玉雕琢而成,双耳之处又模仿人耳各垂了一只圆形的耳玦。

“巫士,城外的浍水如今还结着冰吧?”智瑶示意寺人给我斟酒。

“回禀亚卿,河道窄的地方仍结着厚冰。”我看着寺人徐徐倒在白玉杯中的猩红酒液只觉得后脖颈处升起一道寒气。这是什么?是酒,还是血?

我持杯不饮,智瑶也不催促,只噙着一抹古怪的笑,起身走到我面前:“巫士,虽说春夏之季住在浍水边自在惬意,但四季更替乃是天道,入了秋冬之季,巫士就不该住在那里了。智某有意在府中为巫士另开一座院落作为日常起居之所,巫士意下如何?”

我一听这话,越发惊惧。智瑶这是在借四季轮回之说暗示晋国朝局。赵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这个未来的晋国之主现在有意招揽于我。可即便没有狐氏之说,我又如何敢在这个时候离了赵氏,入他智氏一门?

我放下酒杯,抬手恭声回道:“小巫谢亚卿厚爱,只是太史年事已高,小巫希望日后能待在太史府专心侍奉师父。”

“你要留在太史府?”智瑶在我身前青碧色的毛毡旁蹲了下来,那一股子浓重的白檀香扑面而来,熏得我有些晕眩。

“太史府从无四季之分,正是绝佳的住处。”我憋住喉中不适,端身回道。

“善,大善!敬奉师长,其德可嘉,那智某也不好强留巫士在府上了。”智瑶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如此,巫士就早些从城外的小院搬回太史府吧!”

“敬诺!”我俯身应道。

“巫士是个通透的人,很多事自然看得比旁人明白。智府的院子我先给你留着,你若是改主意了,随时可以住进来。不过,智某今日招巫士来,是另有一事想要劳烦巫士。”

“小巫恭听。”

“巫士可听说过盗跖之名?”智瑶在我身旁踱着小步,左手不停地把玩着自己腰间的一块兽面玉佩。

“恶鬼盗跖入城偷盗,全城皆知。”

“这盗跖十几年前曾盗走我智府一样稀世奇珍,先祖父文子也因此气绝而亡。此人与我智氏有不共戴天之仇。此番我智氏立嗣,他又入府挑衅,实在叫人痛恨。更可气的是这恶盗行踪不定,十数年里竟没有一个人可以抓住他。智某今日正想请教巫士,盗跖此人现在何处?他当年从我府中盗走的珍宝又在何方?”智瑶说完,停下脚步低头看着我。左右墙壁上,铜镜里十几张扭曲的人脸也同时转头阴森森地盯着我。

我被他问得有些发蒙。盗跖?他为何会突然向我提及盗跖?莫非那夜有人在屋顶上见到了我和盗跖?可就算我见过盗跖,他早年偷了什么珍宝,藏在何方,我又怎么知道?

“巫士可是有为难之处?”

“小巫……”我缓缓地抬起头,智瑶微笑着看着我的眼睛。我心思急转,这一刻,生死之事仿佛就系在我嘴边,说晚一步、说错一句都可能万劫不复。“小巫……请亚卿赐下灵龟,以断恶盗逃逸方向。”

“好,巫士大善!”智瑶闻言大笑,迈步走上高阶落座,“一应灵器午后便有人会送到巫士房中,智某在府中静候巫士佳音。”说完他轻抬一手,随即就有寺人引我出门。

我长舒了一口气,起身行礼告退。退至门边,脚还没有迈出去,眼前突然闪过一道刺目的亮光。惊愕之下我抬头看去,只见一道阳光透过屋顶高处的窗户斜斜地打在了左边的墙壁上。墙壁上的几十面铜镜倏地被点燃,像几十个熊熊燃烧的小太阳齐齐发出了耀眼的光芒。那光亮直射到右边,又点亮了另一面墙壁。一时间,整间屋子都被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