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十六章 世外天枢(第5/9页)
五天过后,我们如约到了风陵渡。
风陵渡,传说是黄帝借指南车打败蚩尤的地方。这里连接着渭水、汾水、洛水、泾水等多条水路,是秦国和中原各国之间重要的水路枢纽。
坐在河岸边的小酒馆里,望着街道上络绎不绝的行人和渡口搬运货物的忙碌商人,我忽然有些感慨。都说生在乱世,命如蝼蚁,朝生夕死,一世无望,可我眼前的这群商人,他们没有因为出身的低微、世事的艰辛就轻言放弃。他们麻衣草履,背着货物,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每一寸土地。他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但他们的笑容却如春天新发的绿芽,朝气盎然。
“这里好热闹。”我哈了哈冻僵的手,微笑着开口。
“嘿,你可笑了,成天哭丧着脸,丑死了。”黑子喝了一大口酒,一抹嘴巴大笑道。
我白了他一眼,揉了揉自己肿了小半个月的脖子,冷哼道:“笑?我都快被你砸死了,我还笑?以后最好别让我找到机会,否则看我拿什么砸你!”
“拿什么砸我?石头?马车?还是抬了房子砸我?娘的,瞧你这小心眼儿,小爷我那几天还没下重手呢!”他用手又在我脖子上比了一记手刀,得意道,“我那剑柄要是用了力,你这个细皮嫩肉的小脖子还不咔嚓一声——断了?”
“你给我等着!”我冷哼了一声,转头看着窗外道,“我们都等了两个时辰了,你大叔怎么还没来啊?他到了以后,我们还要去哪儿?”
“别多问,待会儿就知道了。”黑子一点都不着急,自顾自喝着酒。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祁勇和矛带着三个孩子走进了酒馆。黑子立马起身迎了上去:“大叔,你们可来了,路上还顺利吗?”
“嗯,都还顺利。快,见过黑子哥哥!”祁勇笑道。
“见过黑子哥哥。”三个孩子奶声奶气地叫道。
“喂,听到没?你以后也得这么叫我。”黑子乐呵呵地回头冲我喊了一嗓子。我照例只是白了他一眼不做回应。
“出去买粮的人已经到了渡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祁勇拍了拍黑子的背,复又走了出去。
“丫头,走吧!”黑子拖着我朝渡口走去。祁勇身边的三个小孩儿时不时地回头瞄我,一副很好奇的样子。我翻眼吐舌冲他们做了个鬼脸,他们吓得立马转了回去。
等我们到了渡口,几个青衣商人已经候在路边。他们身后的七辆牛车上堆满了麻袋,看样子像是装了粟稻之类的谷物。
“这趟生意可还顺利?该买的都买回来了吗?”祁勇和几个商人见了礼,便开始打听起生意上的事。
我在一旁无聊就逗几个小孩儿玩。忽然间,耳朵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名字。
“端木赐?”祁勇高声道。
“运出去的布料都卖得很好,只是齐地的海盐大部分都被端木赐组织的商队买走了。我们只买到了十五袋,大概能够半年。”
“那粮食呢?可买够了?”祁勇又问。
“前两年庄稼收成好的时候,端木赐从秦、晋低价收了不少粮食;等今年我们这儿粮食稀缺了,他就涨了一倍的价钱卖回给我们,实在是气人啊!”
丰年买入,荒年卖出。去年秋天渭水一带遭了几场霜寒,各地的收成都不太好。想起之前那些逃难的大荔人,我在心中不禁暗叹:真没想到端木赐这人居然还是个奸商。两年前,他只身一人周旋于五国之间,仅凭着一张嘴就把鲁国的兵祸引给了宿敌齐国,生生搅乱了天下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超过伍封成为我最崇拜的人。如今想来,他到底算是国士还是奸商?嗬,真当是个奇人。
听了几个商人对端木赐的不满和抱怨,祁勇倒不生气,只朗声笑道:“这也是此人的本事,几位就不要介怀了。一个月后,楚地有一批香料要到,到时候还要劳烦各位来渡口再拉一趟。”
“艮主不用客气,这买货卖货、拉货送货都是小弟的职责。”
“行,那我们赶紧回去吧,别让夫人久等了。”
“艮主请!”
“请!”
赶着七辆载满粮食的牛车,我们离开了热闹喧嚣的风陵渡,来到了华山脚下。
华山北临渭水,壁立千仞,自古以险著称,峭壁层崖,无可度者,越接近山脚,越不见行人。这一日黄昏,我们走进了华山脚下的一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