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寒夜思进退(第8/9页)
想是方才一番较量太过耗力,赤马匍匐草丛间,哼哧喘气。炯亮似火焰燃烧的双目已经低低垂落,望向立于身旁的黑衣男子时,露出了俯首称臣般的谦恭。
商之屈膝蹲下,抚了抚它的脖颈。身后传来缓缓而行的马蹄声,他回眸,微怔片刻,慢慢站起身。
夕阳落尽,天色暗淡。苍原间的长风轻烟模糊了那俊美明晰的五官,也让他此刻的神情一样朦胧不可辨。隔着面前的紫纱,夭绍只望见那人黑衣颀长,宽袖飘飘。她驱马至他面前,望着他额角不断滴落的汗珠,默然递出一方丝帕。
商之静默不动,而他面前的素手更是一如他内心的执着,也僵持着毫不缩退。他心中叹息,抬起双目。寒风卷起夭绍斗笠上的轻纱,最后一道霞彩浸入她的眼眸,黑色的瞳仁似晶玉璀璨。
这双眼睛明亮如此,商之自觉无法与之对视,移落目光,接过丝帕随意放入袖中,转身牵起马,淡淡开了口:“为何这般赶路?”
“你呢?”夭绍反问。
商之哑然一笑,跃身上马。
“走吧。”他轻轻道了句,也不再看她,当先驰去。
瞑光四合,振飞于风中的黑袍与覆盖苍原的夜色一般神秘,让人永远琢磨不透。夭绍默默提紧马缰,不缓不慢地跟随在他身后。
两人一同返回,相隔并不远,只是这样寂静的路程,似乎比先前各自行走更来得形单影只。
草原的夜空星光浩瀚,美丽至斯。夭绍低头想着心事,浑然不觉头顶那条银河天水今夜是如何地闪耀夺目。漫野枯草逐一在眼角飘离,她不经意瞥见草地上一处莹莹闪动的翠色,散发着似曾相识的魅惑与吸引,忍不住斜身钩马,伸臂捞起。握入手中时,冰玉沁肤,她上下摸索,才发觉自己无意拾得的竟是商之的宋玉笛。
方才驯马那般激烈,难怪笛子会掉落途中。
夭绍下意识抬头,张口欲唤身前的人,只是话到嘴边却消失无声。手指抚过笛上每一个孔洞,依稀有沙尘沾指,她心念微动,垂手将宋玉笛系在自己腰间。
行过半程,寒风中依稀飘来一缕呛人的烟火味。夭绍扬眸,望见远方红光染天,黑烟肆扬,凝目一看,更见火光下有石筑的堡垒若隐若现,不禁皱眉,问商之:“是不是苻氏马场?”
话音落下,才瞧见那冷峻容颜上的焦急,她叹了口气:“你先走吧,不必等我。”
商之似乎正等她这句话,夭绍言词刚出,他已挥鞭而下,急奔向牧场。
他胯下是难得一见的神骏,夭绍再竭力追赶,也是难抵彼此之间愈发遥远的距离,索性勒了缰绳,慢慢往回走。赤马背负着那袭黑衣瞬间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夭绍眼前唯剩空茫,忽觉心中那处本是细微的伤口正渐渐蔓延。
有点疼,她咬着唇,轻轻捂住胸口。
双目一垂,有泪滑落。
苻氏马场火起于马厩里囤积的草料,火苗一起,北风相助,顷刻便酿成势头难阻的火海。群马见到火光受惊发狂,马厩三面墙为石壁,唯东面是木栅护栏。马群在狂乱中踢裂了栅栏,虽有牧场仆役及时扯了铁链再围成网墙拦截,却还是挡不住几百匹马趁机逃逸离散。
夭绍到达马场时,火势已被控住。
存放草料的十余间木屋尽成灰烬,仅存余烟袅袅不断升空。一位乌裘高冠的年轻公子正在询问负责看放草料的役从,商之站在远处,望着被困于马厩间仍是惊怒交加的马群,若有所思。半晌,他目光终落在马厩那三面石筑的墙壁上,不知想起什么,唇边微微现出一丝笑意,一双凤眸刹那光彩摄人。
“怎么,看到我的马场被烧,你就这样高兴?”乌裘高冠的公子转身走向商之,声音冰冷,目光却温和如一泓静水,风波不兴,“火起惊的可是你的战马,如今这些马情绪不稳,若现在北上,途中必定难以管束。怕是要再过些日子才能送到云中。”
商之点点头:“依你安排。”
公子皱眉:“你现在又不急了?”
“不急了。”商之微笑,“这场火倒是及时,给了我退敌的良策。”不顾公子脸上的惊讶,商之将狼跋唤到面前,嘱咐道:“今夜年关,你们赶了一日路也累了,暂且在马场歇一日,”话语一顿,他瞥眸看向身旁的人,“想必子徵不会赶客。”